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

ID:20673323

大小:6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4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_第1页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_第2页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_第3页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_第4页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经济学解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活动对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中,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是影响科研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二战以来,科研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为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争夺,更表现为对稀缺科研资源的争夺。20世纪80年代,备受美国公众关注的萨默林事件,主要是年轻的生物学学者萨默林为了获得科研基金的支持,伪造科研成果。随后曝光的科研欺诈行为的诱因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归根到底都是对有限科研资源的争夺。国内外有多位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科研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2、。NicolaLa-ceteray、LorenzoZirulia曾用博弈模型分析了科学不端行为1,朱家德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学术失范现象0,张建华从成本收益比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学术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对策H。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从经济学的某一具体理论视角出发,讨论科研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并从教育培训、惩治处理、发表出版等角度,提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对策。本文将综合经济学的几种不同理论,分别从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科研道德失范的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1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新古典经济

3、学解读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们经常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所预期,并对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作为“理性人”的个体和法人,-般按照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进行选择。(1)“理性人”的个体一科研人员的行为选择权衡收益和成本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一科研人员进行选择的前提。对此,法律经济学家RichardAllenPosner提出,科研人员在做出有违科学共同体规范的行为时,通常要在这些行为的“预期收益”和‘‘成本”间进行权衡4。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科研道德失范成本的大小,是决定收益

4、能否达到最大化的关键。显然,失范成本越低,因失范而获取的利润就越高。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成本,包括现实成本和预期成本,现实成本是指实施失范行为可能要付出的成本,包括行为性成本、物质性成本、心理性成本等;预期成本是指失范行为可能会受到的舆论指责、法律制裁、声誉受损等而付出的成本。只有当科研道德失范行为被社会发现并认定为失范行为时,预期成本才会付出,否则失范行为只有现实成本一项。而对于科研道德失范行为者,其现实成本的付出本来就远远少于常规研究者的现实成本。同时,如果社会对于科研道德失范行为没有给予适当的舆论谴责、法律制裁或使其声誉受损,预

5、期成本则为零,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总成本将达到最小,个体获得的利益将达到最大。因此,在没有社会监督和处罚的环境中,科研道的失范行为将有可能成为个体行为选择的方向。科研活动是群体活动,科研人员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影响。面向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理性行动理论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行动者之间经常交换资源,以此来满足双方的利益,这是行动者相互依赖的起因。在科学界获得同行承认是科研人员进入科学共同体的“硬通货”获得科研资助、科研成果发表是科研人员积累科学资本的基础,而同行评议是进行遴选资助对象和评价科研成果水平的必要手段。然而,由于科学界的利益相互交

6、叉,在基金申请、课题验收、成果发表、奖项申报等环节,相互依赖而形成的“相互关照”成为一部分科研人员的潜规则,这种有悖科研道德规范的行为,失去了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成为科研人员科研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诱因。(2)“理性人”的法人一科研组织的行为选择法人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规章来规范整个组织的行动,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指向三种不同形式的“最优”:个人最优,即每个行动者所得到的利益,明显大于他为共同行动付出的代价;效益最优,法规确定的权利分配能够使法人的效益最大化;影响力最优,偏重于掌握资源价值最大一方的权利分配是最优状态。在法规制定和

7、实施中,有实力的行动者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能够创造出一种权利分配系统。在科学界,科研院所、大学等机构是从事科研活动的法人,也是对各类科研失范行为进行受理、调查、处置的主体。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这些机构会坚持“影响力最优”和“效益最优”的原则。对于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如果采取高调的、舆论参与的处理方式,往往会损害组织的声誉,体现在组织内部震荡、组织的声誉和品牌受损等方面,这一成本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而严肃处理带来的收益,如学术风气的净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术成果的丰产等,一般是潜在的、长期的。组织机构往往对科研道德失范行为采

8、取冷处理的方式,这种行为决策未能起到遏制科研道德失范行为的作用,反而降低了个体的失范成本,纵容更多的科研人员选择了失范行为。这也是多年来国际上学术机构处理科研失范行为的基本共识。因此组织在处理科研道德失范行为时应更多地从长远利益出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