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665524
大小:9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感恩教育实践研究中期汇报中期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中期小结一、课题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枇杷山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是重庆市渝中区教育科学规划2011课题,课题下达时名称是“实施感恩教育,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后经我们专家组研究讨论细化为“枇杷山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于2011年12月6日开题。我们的课题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一)感恩教育实践初期现状调查课题组在课题开始之初对学生感恩的思想意识现状进行了初期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使科研课题达到更好的效果。问卷主要围绕“知恩”“感恩”“报恩”三个方面两个年龄段进行,学生的感恩对象
2、涉及到家里的父母亲人、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身边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经过对问卷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感恩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社会上的许多现象对感恩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干扰,学生的家庭环境、周边人群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社会公德的养成方面,学校的教育怎样也及不上生活中的言传身教。2.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由于我校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了绝大多数,很多家长每天早出晚归,甚至长期没有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不少学生都是依靠祖辈的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这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不仅更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而且对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也很淡薄。而一些家长因为文化素养及工作紧张
3、的关系,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在经济上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这些需求是否合理。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就自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周围的人对他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观念,没有感恩报恩的意识。同时,在我国家长有一些普遍的观念:孩子成绩好就什么都好,父母为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孩子不会的大人替他做就好……而这些观念对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感恩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3.9学生的知行不统一,知道感恩的意义,在行动上却跟不上。我们的孩子把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当做理所应当,对父母缺少关心,只会享受别人的爱,而不懂得回报,对回报的形式的认识也很狭窄。这就需
4、要我校的感恩教育实践的各个子课题组共同努力,扩大感恩教育的外延,除了教给学生知恩的常识,感恩的心灵之外,还要对报恩的形式多加引导,让更多的学生能知恩,感恩,同时也知道如何报恩。对学生的感恩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同时得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对我们这个课题接下去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启示。我们针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完成了《感恩问卷调查数据及分析》的报告,并把报告分发给了各个子课题组,希望各组能有针对性的对调查中所呈现出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实践研究。(二)通过校园文化,浸润感恩元素校园环境是反映一所学校学风、校风乃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学
5、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绿化环境、教学条件环境、文化氛围环境、教育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等。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校园感恩文化的硬件环境:1.加强学校感恩氛围的建设积极栽种、爱护花草、树木,绿化美化校园,使全体师生在一个优美的校园工作和学习。组织专人对花草树木进行及时浇水、修剪、喷药、施肥,保证其旺盛生长,基本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6、”,校园环境基本达到美丽和谐。制作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标语牌,如:“花草树木的微笑,源于你的爱心”等标语牌,同时也广泛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警示牌,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2.制作橱窗,宣传感恩活动我们把学校开展的感恩系列活动,经过精心设计制作成写真,让师生阅览。3.加强教学楼的楼梯走廊感恩文化建设(1)我们把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图文并茂制作成写真张贴在教学楼两边,让学生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以后讲给同学和父母听。(2)制作了很多的标语警示牌。如:“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宽容,赢得真爱,赢得
7、友谊。”等。4.打造班级文化,增添感恩元素开学,学校为各班统一制作了班级全家福和班级荣誉栏,同时还把班名和班级口号张贴在教室的前后门上,形成班级的凝聚力。5.加强校产管理,感谢政府投入9让学生知道,学校的校产、如桌椅、电脑、电灯电扇等都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爱惜校产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总之,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使其能发挥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形成观念,最后化为行为。就像我们枇杷山小学的校训一样:感于心、恩于情、润于行。(三)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1.认真挖掘教学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