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

ID:20648270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4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_第1页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_第2页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_第3页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_第4页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咎辞职能否承担行政问责的重担?(天津师范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王涛07224014)引言引咎辞职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然而其在我国的规范化、制度化推行却是近几年的事情。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统分统包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其突出特点是组织的权力大,党政干部的自由小,包括辞职、辞退在内的干部退出机制严重缺失,同时“由于道德观念及其他利益关系原因”,“以致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除了被纪律处理和组织处理的党政干部外,几乎未闻有引咎辞职者。”高国舫:《引咎辞职: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第5页。直到1

2、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才正式确立了辞职和辞退制度。2000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则提出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此后重庆市、深圳市、最高人民法院等纷纷出台了引咎辞职规定。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明确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2004年《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该制度进行了具体化的规定。各地纷纷出台的行政问责制度对引咎辞职也多有涉及。2005年《公务员法》的出台,则实现了引咎辞职的法律化。伴随着中央及各地引咎辞职制度的先后出台,引咎辞职制度也在

3、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实施。有关人员引咎辞职的典型案例参见表1。表1有关人员引咎辞职的典型案例时间责任人辞职前职务引咎辞职的起因事件的后果2002.12蒋成谷重庆市彭水县副县长两起交通事故38人死亡2004.4马富才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43人死亡2004.4张文北京市密云县县长密云灯会踩踏事故37伤37亡2004.4刚占标吉林市市长吉林中百商厦火灾70伤54亡2004.4王邦兴四川宜宾高县县委书记退耕还林未落实致矛盾集聚2004.4吴建华四川宜宾高县县长退耕还林未落实致矛盾集聚2004.4张仁贵贵浙江省海宁市市

4、长海宁大火40人死亡2004.7李立明中国疾控制中心主任非典病毒管理不善春季“非典”疫情2005.12解振华环保总局局长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水体严重污染2005.12田德荣河北邢台县县长石膏矿区坍塌事故4人失踪33亡2006.6张明生山西左云县县长新井煤矿透水事故56人遇难2006.6安顺才贵州威宁县县长煤矿瓦斯燃烧事故15人遇难从表1中我们看出引咎辞职的人员,上至省部级高官,下至县市级官员,既包括行政系统的官员,又包括党务系统的官员,亦有大型国企的负责人,涉及层面非常广泛。一时间好像引咎辞职好像取得了表面上的巨大成功,但我们

5、又不得不看到另外一种现象,这些引咎辞职的官员又纷纷复出。国家环保总局原局长解振华时隔一年之后重返政坛,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享受正部级待遇。……一、引咎辞职制度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引咎辞职作为一种针对行政领导责任的追究机制,其自2003年SARS期间日益为世人关注,并被纳入到行政问责的制度体系之中。从现实的个案来看,引咎辞职已经成为行政问责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是追究行政高官的领导责任与道德责任的万应灵药,但理性分析之下不难发现,我国的引咎辞职不仅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而且存在着概念的异化与泛化、程序性的缺失以及后续管理的缺位等现实

6、中的困境。人们不禁要问引咎辞职到底作用在哪里,对官员的惩罚性在哪里,官员们又在引咎辞职里学到了什么,接受了什么教训,还是根本就是一个形式,一个样子。引咎辞职作为行政问责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否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事实上,对引咎辞职制度的怀疑还不只这些:具体表现在(一)实施范围有限就“咎”的评判标准而言,当前的大多规定不够明确、具体,难于操作,致使很多官员该“引”时却不“引”。当领导干部的道德觉悟比较低、责任意识不强时,上述情况就更易发生。与上述情况相对应的引咎辞职的标准过于明确具体,此前曾有地方规定了引咎辞职的硬性标准,如

7、事故中死伤多少人等。这种硬性规定确实便于操作实施,但是引咎辞职的诸多情形绝不是都能够数字化的,绝对的数字化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这种硬性规定因为太过具体又会导致另一问题,即官员在事故发生时瞒报伤亡人数,避免引咎辞职。所以,绝对硬性标准的采纳也是不可取的。就评判范围而言,“我国目前推出的引咎辞职制度大都着眼于重大事故或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安全事故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以及日常工作的业绩尚未纳入引咎辞职的范畴。”盛涛:《引咎辞职现象解析》,《学习时报》,2004年3月25日,第3版。从表1也可看出,绝大多数官员的引咎辞职是由于出现了火灾

8、事故、煤矿事故、污染事故等,并且是造成多数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这种意义上的引咎辞职,无疑是政府追究官员责任的工具,“治吏的手段”,而非是政府承担责任、回应舆论和民意的宪政安排。(二)责任承担存在误区“引咎辞职制度的根本点在于,当官员的责任够不上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但群众舆论反响特别大,继续任职有很大的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