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ID:2061965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1页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2页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3页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摘要: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在课堂中“说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整个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外,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学生的质疑,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式新课程学习思考  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成为新课标实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影响着新课标改革的成败。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才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呢?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在课堂上“说话”。  所谓让学生“动”起来,就是在课

2、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思考,通过研究,自己得出结论、总结规律,通过“说话”的方式和老师交流。与之相反的是,教师直接告知规律和结论。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用两个案例来表示。  案例一  学习主题:地质构造和地貌。  教学目标:识别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  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形成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学习重点: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常见的地貌。  教学过程:1.课件展示地质构造(动画演示褶皱、断层形成机理)、地质地貌景观图。  2.学生自学课本第63~6

3、5页,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讨论后填写下表:  3.教师提问:梳理知识,学生交流后回答。  ①什么是地质构造?  ②褶皱是怎样形成的?  ③断层是怎样形成的?大的断层常形成什么地形?  ④研究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4.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教师引导并补充完整。  案例二  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教师的设计是这样的:  1.先讲述世界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2.教师讲述每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①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如非洲的刚果流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亚洲的印尼等;②成因

4、: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分析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的原因);③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一节课结束,知识点很清晰、完整,使得学生掌握了世界气候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1.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案例一中,教师是起“导”的作用,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消化、自己吸收;案例二中,教师起的是“输出”知识的作用。  2.学生同样在学,但态度和状态都不同。案例一中,学生是主动地学习,而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让学生读图、读书,在图、书中发现问题,并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二中,学生则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教的知识,缺乏思考,一味的处于死记硬背的状

5、态之中,非常惘然与痛苦。  3.学习的结果不同。案例一中,学生经历了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参与了交流,不仅课堂气氛浓烈,而且掌握的知识也牢固;而案例二中学生只记住了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并不会深入理解,而且很容易忘记,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自己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