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ID:20611564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4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_第1页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_第2页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_第3页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_第4页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内容提要】梁实秋是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的理论家,梁实秋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两个核心命题“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都作出了较深入的理论阐发。这位发起和参与了多次文学论争中的风云人物,在非学术的环境中被“妖魔化”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上值得总结的教训。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开路人胡适在总结文学革命运动时说道:“我们希望两个标准:第一个是人的文学;不是一种非人的文学;要够得上人味儿

2、的文学。要有点儿人气,要有点儿人格,要有人味的,人的文学。第二,我们希望要有自由的文学。文学这东西不能由政府来指导。”①这两个标准:“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实际上是从胡适到朱光潜等自由主义文学家反复宣扬的两个基本理念,是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两个核心命题。在30年代、40年代纷繁复杂的文学环境中,凭着建设新文学的可贵热情,凭着较为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对文学现状的特殊敏感,梁实秋总是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话题并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论争,因此他多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的风云人物。尽管论争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实

3、际上还是围绕着文学的人性主体和创作自由问题展开。他上接20年代胡适、周作人,中应同时期的新月派、京派、论语派,下联40年代的朱光潜、萧干。尽管我们不可生硬地——找出梁实秋与这些自由主义文人及派别之间的对应承接关系,但他们的文学观念、他们对当时文坛的态度确有着很大的一致性。梁实秋不遗余力地捍卫着、深化着自由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命题,其文艺思想既具有一定的学理内涵又具有持别突出的现实品格,是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一环。一从“人的文学”到“人性的文学”五四时期,胡适的着眼点是相对于旧文学的新文学而

4、不是自由主义文学,但他确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他对健全的个人主义的肯定,对自由的诠释,丰富了新文学的表现内容,成为后继者发扬深化的思想材料。但“人的文学”作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石,是由周作人正式提出的。“人的文学”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文学,其基本涵义是:“一、这文学是人性的,不是兽性的,也不是神性的”;“二、这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却不是种族的、国家的、乡土及家族的”②。与五四启蒙思想家一般性地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角度建立新文学相比,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理论,从文学本

5、体价值观角度论述了新文学之“新”在人的觉醒、个性解放。这是他对新文学的独异贡献之一。周作人的理论支点,是自然人性论,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对人的基本理解。他肯定凡人的幸福,否定偏于兽性或神性的不完整人性,为“人的文学”提供了一个“生物学”的“人”的基础——与“兽”相对的“人”,与封建“奴性”相对的自由人。而非人的文学就是充满兽性与神性的文学。梁实秋更注重人文意义上的“人性”,且比周作人的阐述更集中更细致。深受英美自由主义思想尤其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的梁实秋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人性论者。他在20年代中后期一

6、跻身中国现代文坛,就揭起了人性文学的旗帜,其初因是要以人性纠正传统文学的偏失(包含道家的隐逸消极享乐颓废的文学观和儒家的“贯道载道之技艺”的文学观),并以人性作为解救文学于政治漩涡的方式。1926年夏回国前后,他提出了“伟大的文学亦不在表现自我,而在表现一个普遍的人性”的观点③,他反复陈说:“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的作品之基础,……纯正之‘人性’乃文学批评唯一之标准”④。他如下一段话可以说代表了那时自由主义文人的普遍看法:“文学的精髓在其对于人性之描写。人生是宽广的,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对于人生的经验是无穷

7、的,我们对于人性的了解是无穷极的,因此文学的泉源是永远不竭,文学的内容形式是长久的变化。伟大之文学家能洞悉人生的奥秘,能彻悟人性之最基本的所在,所以文学作品之是否伟大,要看它所表现的人性是否深刻真实。文学的任务即在于表现人性,使读者能以深刻的了解人生之意义。”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的理论家⑥,此前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把人性与文学的关系强调到如此地步。梁实秋对人性有多次解释,他注意到人既有生物属性又有人文属性,但显然更看重后者。其基本看法是,人性是人所“共有的,

8、无分古今,无间中外,长久的普遍的没有变动”的“理性”,“较高的情感”和“较严肃的道德观念”⑦。他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欲求之外的普遍特性,超地域、阶级、种族和国界,固定不变。伟大的文学具有超越性的形而上特质,文学家要追求和表现人性的普遍性。梁实秋的人性论有一定的矛盾。他比较轻视阶级性和时代性因素,对人性复杂性的解释不够充分。左翼文学家抓住了他的漏洞进行批驳,使他有时难免陷入被动。当他强调人的理性等内容的时候,排除自然人性,却又忽视了理性、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