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

ID:2060906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4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  课时安

2、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解题;简介《论语》;简介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为总结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作准备)。  2、解决生字的发音,通读文章。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二、解题:  1、同学们看课下注释①  2、简介四弟子: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冉有

3、: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3、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  三、《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

4、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四、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先世为宋国贵族。年青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

5、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孔子主要思想是“仁”和“礼  五、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及停顿。(板书)  1、字音:  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哂,音shěn相,音xiàng  铿,音kēng沂,音yí喟,音kuì雩,音yú冠,音guàn  2、停顿: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赤也/为之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全文,理解

6、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一、学生接龙翻译文章,着重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  例句出处意义  如  权将如吴《三国志•吴书》到……去  不动如山《孙子兵法•军争》像,如同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连词)假如,如果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连词)于,至于  宗庙之事,如会同《论语•先进》或者  公如大夫入《仪礼•乡饮酒》和,同  求,尔何如《论语•先进》[何如]同[如何],怎么样  夫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成年男

7、子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罗敷》丈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论语•先进》这,那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  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却,可是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那么,就  《论语》六则初中课本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原来是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同“辄”,总是,常常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8、《史记•高祖本纪  西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