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

ID:2060833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_第1页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_第2页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_第3页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_第4页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孔子在我国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传统文化的推动者。他的“美、善”说立足于功利角度,是我国古代具政治性和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渊源,但其着重突出文学的外在力量,忽略了其内部研究;“文、质”说是我国主要的文学评论标准;“无邪”“中”说衍生出温柔含蓄之审美需求;“兴、观、群、怨”提出了这一观念物化之后的意义;“诗论”之说则是我国汉儒诗派的起源,也是其思想和理论的根基。一、“美、善”学说和古代文学功利观《论语•八倩》中曾道:“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

2、善也。”汉朝郑玄注:“《韶》,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美,谓太平也。《武》,周武王乐,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学者认为,其中“美”指的是乐曲声音婉转,“善”指代音乐内在完善。但事实上,从郑玄所注可看出,“美”与“善”都是其音乐语言的特质。而“美”指的是歌者的赞美,“善”指代被赞者之良善。也可以说,“美”是艺术,“善”是生活。[1]如孔子所说,《韶》尽善又尽美,是因为“舜自以德禅于尧”,天下统一,歌舞升平,对乐曲的赞美就如同对舜功绩的景仰。但“武”尽美却不尽善,是因为武王伐纣,虽属正义之举,但仍然掀起了腥风血雨,人民难逃战火之殇。孔子

3、学说的中心是“仁”,即“爱人”,看重人的地位和作用,反对奴隶社会将平民看做受贵族随意支配的私人财产。因此,孔子的“美、善”说反映了他“仁”和“为政在人”的思想,同时也带有功利色彩。孔子的“美、善”说对我国文学史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继孔子之后,许多儒学大师都推广并发展了“美、善”说,包括孟子的“以意逆志”,荀子的“明道”主张等。大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子思想推到了封建王朝统一思想的地位上,使其替政治教育服务。这一文学功利观,在魏晋时曾遭到玄学挑战,到了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又被唯美主义齐梁风冲击,然而仍旧保持着主流思想的地位,引导着我国古文学发展。但“美

4、、善”说有其片面性,单独强调文学的外在功能而忽视了对其内在规律的探索,因此对我国古文学发展也有消极影响,使古代文学前进的步伐相较于西方文学而言要缓慢得多。二、“文、质”学说和古代文学创作模式《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这一言论的含义是,人的质朴如果大大超过文才,那就如同缺乏气质和修养的山林野人;而如果文才大大超过质朴,那就如同华而不实的史官。而谦谦君子,必定是二者平衡,集文和质于一身。“质”指代人内部的品格,“文”指代外部仪态。孔子学说认为,君子要“文质彬彬”,也就是说不但要有质朴的内在品格,还要有斯文的外在

5、仪态,两者兼备,就形成了孔子的“文、质”说。[2]虽然孔子认为“文”与“质”要相辅相成,但二者并非单纯的组合,而要求人们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两者的关系。质超过文的时候,要突出“文”的必要性,文超过质时,就要强调“质”的作用。“质”要符合仁爱的要求,“文”要体现礼仪的规范,文质一体,完美融合,才构成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但孔子这一思想也具有理想化性质,因为实际生活里,“文”和“质”常常因人而变,因环境而变,很难达到现实意义上的均衡。从实际看来,孔子“文、质”学说并不是在探讨文学理论,而是在讲君子修身之事。而最终把“文、质”说应用于文学中的,其实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学

6、派。汉朝统治者推崇经学,改造了先秦儒学,使其成为新儒家思想,并渗透到社会各大阶层。文学在汉朝也逐步发展,经学与文学相碰撞,就导致了儒学开始倾向于文学,“文、质”说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董仲舒曾道:“《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其中“质”和“文”都是文学性的评论。汉朝学者以“文、质”说进行文学评判时,通常以“质”指代文学内涵,以“文”指代文学形式。从此,“文、质”说对传统文学创作开始产生影响。三、“无邪”“中”学说和古代文学审美取向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中“思”为语气助词,无实义。而“无邪”,何

7、晏解释为“归于正”,孔颖达则将其阐述为“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正”。用孔子的话说,“正”就是“过犹不及”。而孔国安道:“言俱不得中也。”那“中”就在“过”与“不及”之间,也正是孔子所言的“正”和“无邪”。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中”即不偏不斜,“庸”则经久不变。《论语•雍也》认为“中庸”乃至高道德标准,而“无邪”则是“中”延伸的行为规范。[3]“中”这一思想在哲学领域又带有审美色彩,在《诗三百》中以“无邪”的形式展现出来,之后就成为了文学审美的指导思想。战国末期,荀子在对诗歌和乐曲的评论中就运用了“中”的思想。他提出,“中”是符合礼义的,“礼

8、”即礼法,“义”即仁义。该思想比起孔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