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94089
大小:874.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14
《新生儿黄疸课件_4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生儿黄疸山东省邹平县中医院小儿科李刚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时期因血中胆红素水平升而高导致皮肤、粘膜和巩膜出现黄染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100umol/L时,即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黄疸的产生及代谢红细胞破坏——非结合胆红素肝脏代谢——结合胆红素经胆道——排入肠腔①随粪排出体外②经尿排出③重吸收肠肝循环红细胞破坏产生非结合胆红素肝脏代谢生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胆素原和尿胆素肠肝循环白蛋白Y、Z蛋白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葡萄糖醛酸苷酶肠道细菌经尿排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产生多白蛋白水平低容易发生酸中毒、低血糖与感染Y、Z蛋白水平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
2、性低胆道排泄能力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胎粪吸收红细胞破坏产生非结合胆红素肝脏代谢生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胆素原和尿胆素肠肝循环白蛋白Y、Z蛋白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葡萄糖醛酸苷酶肠道细菌经尿排出红细胞破坏多红细胞寿命短无效造血多白蛋白含量低酸中毒Y、Z蛋白含量低UDPGT活性低低血糖与感染排泄能力低,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肠道内缺乏细菌胎粪内含大量胆红素新生儿黄疸正常值≤34.2umol/L28天以后正常值为≤17.1umol/L高于正常值的黄疸称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的分类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占50%~60%的足月儿和80%的
3、早产儿)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lumol/L、早产儿>257u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国外多计数小时胆红素);有资料表明,小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71umol/L即可发生胆红素脑病!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
4、。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为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3天生后24小时内程度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值<85μmol/L>85μmol/L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结合胆红素<34μmol/L>34μmol/L退而复现无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比较注意“生理性黄疸”始终是一个除外诊断,必须在充分排除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各种疾病后方可确定!当合并早产、低体重、感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容易使黄疸加重,从而使生理性黄疸
5、转变为病理性黄疸。注意“生理性黄疸”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持续较高的游离非结合胆红素浓度下,虽未必引起核黄疸,但对听神经的损害却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对其它颅神经的影响也在研究中。病理性黄疸的危害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颅神经损伤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血中游离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过高,透过血脑屏障,使基底节处的神经细胞黄染,使其发生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胆红素脑病病因血脑屏障不完善过高的游离非结合胆红素浓度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因素都会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胆红素脑病症状警告期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持续约12~24h。痉挛期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多
6、于抽搐同时发生)。轻者仅有双眼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甚至角弓反张。此期约持续12~48h。绝大多数患儿死于痉挛期。恢复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后遗症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手足徐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听觉障碍:耳聋,高频失听。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脑瘫、智力低下、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核黄疸四联症与新生儿期黄疸有关的几个常见病症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体内出血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汁粘稠综合症
7、母乳性黄疸胎粪排出延迟红细胞破坏产生非结合胆红素肝脏代谢生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胆素原和尿胆素肠肝循环经尿排出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体内出血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综合症母乳性黄疸胎粪排除延迟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母亲多数是Rh阴性,孩子RH阳性。第一胎发病率很低。发病早,溶血重,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除积极常规治疗外,多数需换血。ABO溶血:母亲为O型、孩子A型或B型。ABO溶血病最为常见,多数患儿仅有轻度溶血,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