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

ID:20592325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_第1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_第2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_第3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几点认识王韶君(浙江永康市第一中学邮编:321300)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也是当前新课改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下面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1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生和创造的历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2、过程。下面就以“对数函数”的教学为例作探讨。(1)教学安排(第1课时)首先,布置学生复习相关的背景知识(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反函数的求法,互为反函数之间的图象关系,指数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其次,求出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并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再次,要求学生对照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独立思考对数函数中的相关问题。最后,引发思考,为下一课时作铺垫。请同学们对照指数函数中所接触的基本题型,预测接下来对数函数这节中将会考虑哪些题型?各类题型又该如何解决?两者之间有哪些联系与区别?(2)学生实际反应一方面,从课堂学生表现来看,复习回

3、忆时,因是熟悉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非常积极的进行思考。当过度到第二个环节求出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时,学生们都能轻松的得出正确答案,在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后引发第三个环节的问题时,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对照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开始独立思考对数函数中的相关问题。此时,我请两位中等(成绩)的学生上台对照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列解对数函数中的相关问题,其他同学则独立的做在草稿纸上。从结果来看,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多。此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增强了学好这部分内容的信心。紧接着提出了第四个环节的问题,把学生们积极主动思考的热情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4、也为第二课时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掌握各类题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事后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发现,同学们觉得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比较好,问其原因时,不同的同学普遍谈到,主要是自己能很主动的去思考问题。(3)教学反思事后我对这次“对数函数”的教学安排以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反映和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这次课设计成功的地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立足学生原有的知识,循序渐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动起来。②一个一个环节之间的设计,主要立足于如何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③在学生有能力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上,给予他们充分的独立解决

5、问题的自由和时间,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④教师成为了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⑤关键是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互动的课堂氛围。2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能力。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的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有

6、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因而,我觉得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以三个“构造函数法来证明不等式”为例来探讨。2.1构造一次函数例1.│a│<1,│b│<1,│c│<1,求证:ab+bc+ca+1>0分析:直接来证明比较困难,观察到不等式的左边是a(或b或c)的一次二项式,可构造一次函数来研究。证明:设一次函数f(x)=(b+c)x+bc+1,x∈(-1,1)当b+c=0时,f(x)=bc+1为常数函数∵│b│<1,│c│<1 ∴│bc│<1,即f(x)>0∴f(x)=ab+

7、bc+ca+1>0当b+c≠0时,f(x)=(b+c)x+bc+1在(-1,1)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即:f(x)在(-1,1)上最小值为f(-1)或f(1).∵f(-1)=bc+1–b–c=(1-b)(1-c)>0f(1)=bc+1+b+c=(1+b)(1+c)>0∴f(x)=(b+c)x+bc+1在(-1,1)上恒大于零.又∵a∈(-1,1)∴f(x)=ab+bc+ca+1>0综上所述,原不等式成立.2.2构造二次函数例2.求证:a2+b2+c2≥ab+bc+ac分析:作差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当所得的差式是某个字母的二次三

8、项式时,常转化为二次函数来研究.证明:a2+b2+c2-ab-bc–ac=a2–a(b+c)+b2+c2-bc设二次函数f(x)=x2–x(b+c)+b2+c2–bc,x∈R∵△=(b+c)2-4(b2+c2–bc)=6bc–3(b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