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ID:2057062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阵地。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G633.6:B:1672-1578(2011)03-0147-01    现在的社会是科技竞争的社会,而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出类拔萃在于思维的创新。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2、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观念不端正,方法不恰当单纯以传授知识的方法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教师霸占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教学目标不明确,手段落后,效率极低。  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缺乏主动性,总是被动学习,不感兴趣,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

3、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教育要求我们要创新,为此在教学中我尝试性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由"厌学"转为"乐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兴趣能引起人们的追求、探讨、研究和思考,促进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作为教师,我精心设计每节课,力争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

4、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样学生觉得学着有用,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非常用心,这样在不自然间产生了兴趣,也就能学好了。  1.2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思维比较狭隘,遇到问题喜欢问别人,不喜欢自己动脑,往往导致思维雷同,缺乏研究探索精神。因而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共同研究探讨,共同进步。  2.做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其创新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培养

5、学生正确思维的方式。要让学生善于思维,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功底,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在数学练习中,我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观察,挖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我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断引导、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揭露矛盾,使学生思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6、,所以我紧扣学生心弦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灵活地引导学生的思路,防止思维的片面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智力,开阔他们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

7、,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一定会有所成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