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

ID:20541536

大小:282.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_第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_第2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_第3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_第4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朋友们,下午好!《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前的一些想法海宁市教研室朱能2007年8月27日提纲一、理解课程目标和指导意见的支点二、三维目标:理解;关系;评价。一、理解《人物评说》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的支点(一)我们不是要对历史人物进行裁决,而是去同情地理解。复原——对话——理解(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理解对象的历史事实问题。二是我们的价值观问题。三是我们理解的标准问题,或者说理解的尺度。1、理解对象的历史事实问题。(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制约我们理解对象的历史事实问题的因素大致有:(1)掌握的史料不充分;(2)伪史料的干扰;(3)史料真伪

2、判断能力较低;(4)某些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和旧观念的支配;(5)对教材的人物评说观点的学术背景缺乏了解;(6)我们自身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思考不清晰。(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1)理解历史人物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学了为什么?)一是构筑正常的民族集体记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二是获得生活的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延续”和“避免”)三是养成“通过思考过有道德的生活”的品质。(现代公民人文素养)(2)文明是由人创造的;人是文明的产物。(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人是自觉地或者自发地投入、参与或选择历史;自发者居

3、多,自觉者少。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①“渐变”是常态,“突变”是变数,“渐变”孕育着“突变”,“突变”则改变着“渐变”的方向和速度。(3)社会发展是一个渐变和突变相结合的运动过程。(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②历史中“自觉者”往往成为“突变”过程的发动者和完成者。③把历史的“自觉者”放在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的时间视野中进行理解,认识其在“渐变”和“突变”中的作用。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技术、制度规则、文化(社会思想、民族心理)等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历史中的“人”

4、适应和创造两者合力运动的过程。①理解历史人物需要了解和认识他(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不要忽视民族文化心理因素;需要了解历史上评价者所处的时代和身份;需要了解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身份。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②理解历史人物不能仅仅关注其活动的结果,还要了解其活动的过程。在某些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人物某项活动的结果符合(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或滞缓)了历史的正向运动而忽视了对其达到结果的过程的拷问。③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中,历史人物所面临的选择机会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了解和认识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历史假设,即推测是否有更

5、合理的历史选择,并以此作为参照系对历史人物进行理解。(二)历史人物理解中有三个基本问题:(5)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积淀出新的有别于以往的文明成果,人类逐渐觉醒的和追求的理想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国家和人与世界的自由有度、和平有序地共存共荣。“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标准不宜仅仅理解为经济发展的标准,或者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标准等等,当然它也不是一个抽象地笼统的标准。它是具体的,以人为中心,在上述四个维度中的追求自由发展的标准。这既是历史的尺度,也是现实的尺度。2、我们的价值观问题和理解的尺度。(一)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①“方法”是目标,“过程”是习得方法的必

6、经之途,故称“过程与方法目标”。②“过程”包括诸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合作探究等等。③“方法”则是指学习历史的操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前者如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后者如辨析史料的方法,评价历史的方法等等。如:评价历史——评论者是谁?有哪几种观点?观点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各种观点所依据的史实?评价的理论依据和其他依据?二、反思三维目标:理解;关系;评价1、概念:2、可以借鉴的两个版本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与表述①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标准3: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能力A、甄别历史文献或历史叙述的作者或资料来源;B、比较和对比不同观念、价值观、个性、行为和制度;C、辨别历史事实与历

7、史解释;D、考虑各种观点;E、分析因果联系和多种起因,包括个人的重要作用、观念的影响,以及机遇的作用;F、挑战历史必然性的各种论点;G、比较互有出入的历史叙述;H、尝试性地把握历史解释;I、评价历史学家之间的主要争论;J、臆想历史的影响。(一)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2、可以借鉴的两个版本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与表述②上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步或基本懂得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是相对于特定的对象或问题而言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原始的、可靠的材料未必是有效的;“孤证不立”,间接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用其构成的“证据链”的有效、完整性。◎初步掌握或运用审视与反思自己观察和

8、解决问题过程的方法,查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