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

ID:33399488

大小:8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_第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_第2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_第3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_第4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检测模拟检测(A卷)1.(2011·江苏南通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新唐书》材料三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

2、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清史稿》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什么主要功绩?(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

3、同的历史贡献。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人物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束了以往封建割据的局面;第(2)问,考查唐朝实行的边疆政策;第(3)问,清朝统治者鉴于台湾的重要地理位置,设台湾府,实施有效统治;第(4)问,不管何种措施,三位古代政治家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其目的都是为维护统治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 (1)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国家。(2)设置羁縻府州。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3)措施:决定

4、在台湾设立统治机构,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原因:台湾国防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东南沿海的安全与稳定。(4)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2.(2011·福建龙岩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大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况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材料二 康熙三十年(1692),工部奏请修筑古北口一带倾坏的边墙。康熙帝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也常修理,其

5、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1)唐太宗不赞同隋炀帝修长城的理由是什么?在修筑长城问题的认识上,康熙帝与唐太宗相比有何异同?(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解析: 第(1)问中的“理由”根据材料意思,从解决边境问题来思考。“异同点”根据材料来概括,相同点从修筑长城的态度来思考,不同点根据解决边境问题措施来回答。第(2)问围绕长城历史文化价值回答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1)理由:修筑长城并不能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同:都认为长城不可能从根本上保持长治久安

6、(或都反对修筑长城);异:唐太宗认为主要靠良将镇守,康熙帝认为要靠得人心。(2)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或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据《清史稿》整理材料二 (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

7、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汗、王、贝勒、台吉各自率所部兵,或数千,或数百,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从达赖喇嘛入藏。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掌聿前藏,台吉颇罗鼎掌后藏。——据魏源《圣武记》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噶尔丹叛乱与部分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噶尔丹言论的意图。(2)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康熙一改历代的传统做法。根据材料二,概述其做法的创新之处及历史意义。解析: 本题围绕康熙帝巩固祖国统一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

8、力,解答时应注意从噶尔丹叛乱与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康熙帝改西藏地方体制几方面作答。答案: (1)关系:噶尔丹在叛乱过程中得到了部分西藏势力的支持。意图:噶尔丹把叛乱责任全部推到达赖喇嘛身上,妄图迷惑不明真相的信徒。(2)创新:向忠诚于清朝的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授予职衔,把西藏上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