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3395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谈劳动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劳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宁司长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就是缺乏创新,缺乏动手。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进一步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到素质教育,特别是引入到劳动教育中来。”李司长的话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态度和培养学生学会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上,还应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劳动教育在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如
2、何在劳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一、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氛围。心理学家指出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所以劳动课堂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行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教《养金鱼》一课,我在上课前组织学生把金鱼缸带进课堂。在一开课我就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引导学生观察金鱼,说说金
3、鱼的外形特点以及金鱼在水中的姿态,从而激发学生饲养金鱼的兴趣,探究饲养金鱼的食谱调配。教师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创造潜能。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这是乌申斯基的话。兴趣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便不会有灵感的出现。因此,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好新颖有趣的激起学生思维火花和创造欲望的导语,使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一个
4、饶有兴趣的学习状态。如教《制作彩色拉链》一课时,我先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制作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彩色拉链,再用这些拉链将劳动教室装饰一新。当学生进入教室时都瞪大眼睛,露出惊异的目光。等同学们坐下后,我问:“今天的劳动教室漂亮吗?”“漂亮!”学生大声回答。我接着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教室装饰一新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告诉他们:“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们应该以新的面貌迎接它。你们看!老师自己动手把教室装扮得多漂亮啊!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一双手装扮你们的教室呢?”“想!”同学们高兴地回答。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创新意识得到
5、了充分体现。三、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实施到操作过程中,因此,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例如,
6、在《设计与制作立体贺卡》的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用各种方法把贺卡立起来,在反复实践操作中,对于不稳固的贺卡勇于质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结果学生创造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立体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跃跃欲试,气氛高涨,教师充分的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学生想象、讨论、实践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四、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坚持以教师
7、为中心,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根本区别。长期以来,劳动课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先听教师讲解,再看教师示范,最后自己动手。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新知形成和技能掌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且由于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先入为主,形成思维定势,很难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堂上,往往看到的是模式一样的“小板凳”,“晾衣架”等作品,这怎么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呢?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我采用“先摆--后议--再练”的教学法。即:教师导入新课后,让
8、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摆一摆;再在摆的基础上讨论操作步骤,概括制作方法;最后动手练习,形成技能。在学生拼摆、议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鼓励有创新的制作方法,使制作产品多样化。由此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而主体作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创新。这样教师就由传统教学的教导者、独奏者,变成现代教学的引导者、伴奏者,成为一位顾问、一位向导、一位参加者。如:六年级《做晾衣架》一课。如果学生依照课本去做,做出来的晾衣架肯定是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