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

ID:20530786

大小:210.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13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_第1页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_第2页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_第3页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_第4页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心血管事件链心血管疾病链终末期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重构心律失常心肌丢失心肌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吸烟)内皮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缺血冠脉血栓心室扩张心血管事件链”的含义:这个链条的最早环节是导致心血管发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始动因素可能不同,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或同时合并多个危险因素,但是在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持续推动下,殊途同归,最终都沿着同一个轨迹,环环推进,发展到终末期心脏病。始动危险因素越多,推手越多,形成的

2、合力越大,“心血管事件链”演进的越快,心血管事件和终末期心脏病出现的越早。“心血管事件链”概念的提出,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更新。所谓“事件链”,是由各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产生各种靶器官损害,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直至心力衰竭和死亡。强调这一概念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从“事件链”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既要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又要重视心血管疾病本身的治疗,使防和治达到有机的统一。心血管疾病的防和治1、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3、阻断“心血管事件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积极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延迟“心血管事件链”演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展。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链据APCSC研究结果:整个亚太地区的心血管死亡中66%归因于高血压。由此可见,高血压通常是心血管事件链始动环节的第一推手,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大罪魁,是推动心血管事件链的“第一环”。治疗高血压 阻断心血管事件链什么是高血压原定义:高血压是一个人为设定的读数超过140mmHg/90mmHg、单纯的血压数值。新定义的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导致心

4、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综合征。故此把高血压从单纯的血压读数升高扩大到了包括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新定义包括BP数值≥140mmHg/90mmHg+存在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等)+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尿蛋白阳性)+心血管疾病生化标志物(血脂、血糖、炎症指标)新定义认为高血压是一个由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作为血管异常的一种标记,血压升高只是其中表现之一。评判高血压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1、原来单纯依靠“血压升高的程度”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

5、现在认为应根据血压“血压升高的程度+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两方面来界定。血压升高数值和危险因素都同等重要地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即使是血压正常,如果合并危险因素,同样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高血压治疗理念的更新:1、从单纯降压到综合危险因素控制,关注心血管事件链降压的目的不单是降低血压数值,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总危险。高血压本身会造成心血管损害,当合并有其它危险因素时更易引起或加重心血管损害,应该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2、从“强化降压”到“优化降压”过去主张“强化降

6、压”,目的是为了血压达标,而现在提出的“优化降压”则更关注降压的质量。因为血压水平并非决定其危害性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有密切关系。另外,降压幅度与降压速度也非常重要。血压控制情况更应遵循个体化管理原则。降压幅度过大对于明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存在“J形曲线”问题,尤其是肾功能不全和冠心病。除高血压急症外,并不意味着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把血压迅速降至正常。相反,应在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里,探索性地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把血压逐步降至正常。3、降压关注点

7、由“终末终点”转变为“中间终点”事件,防治关口前移。过去,高血压的诊治重点,在于发现和治疗血管腔的狭窄,却忽视了病变的关键—血管壁。事实上,血管壁的病变才是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动脉僵硬度的改变早于结构的改变,只有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早期检测并发现动脉僵硬度的改变,并进行重点监控和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检测大动脉僵硬度的主要指标有如下几种:(1)脉搏波传导速度(PWV):PWV主要是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PWV越快,动脉的弹性越差,僵硬度越高。

8、(2)脉压(PP)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正常脉压小于55-60mmHg。脉压可间接反映大动脉的功能。脉压增大显示大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降低。(3)踝臂指数(ABI):ABI=脚踝最高血压/上臂最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的患者增多,ABI是ASO敏感性的检测指标。美国AHA诊断标准:ABI>0.9<1.3为正常,≤0.9有动脉堵塞的可能性,<0.8有动脉堵塞的可能性极高,<0.5提示动脉狭窄或闭塞,≥1.3为动脉钙化。循证医学证实,早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