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

ID:2051975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_第1页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_第2页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_第3页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_第4页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心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  高桥镇小朱友利  我是1992年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尽管在师范里也学习过“数学教材教法”,但毕竟没有实践经验作支撑,对究竟“什么样的数学课是一堂好课”缺乏感性的认识。为了让自己尽快站稳讲台,熟悉最基本的数学教学规律,学校里只要有数学教研课我就主动去听,不仅听上课的全过程,还留意其他听课老师对这堂课的评价。经常听听,也就听出一些门道来。在众多听课教师的评语中,“过程讲得真清楚”、“例题分析得真透彻”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句子,用类似这样的话语来评价上课的教师似乎是较高层面的肯定。因此,理所当然,“讲清楚”成为了我最

2、初数学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那时候,“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一思想根植于广大数学教师的心中,老师们都比较重视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如何把书上的例题通过“复习铺垫——例题分析——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清晰地“教”给学生,大家都觉得只有老师讲得清楚,学生才学得明白。于是,在课堂上巧妙设计铺垫,详细分析例题,指导学生按时完成书上配套练习便成为了我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至于数学课上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怎样的训练内容是高效的,我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在课堂上,我很少问及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而更多的是问学生:“你们听懂了没有?”有时看着学生似

3、懂非懂的表情,我也曾经思考,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由于当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够,加之大环境的影响,也很难说出所以然。  现在看来,如果在教学中仅仅考虑教师“教”的成分而忽略学生“学”的成分,显然是很不全面甚至是有悖教育规律的,学习主体积极地思维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状态。  数学课不能讲得“太清楚”直至1994年我赴湖北省聆听了《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张天孝教授的报告,才让我对“什么样的数学课是一堂好课”、“什么样的教师是一名好的数学教师”的看法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张教授的一席话语出惊人:“我建议数学老师不要讲得太清楚!

4、”看似一句有悖常理的话,却道出了教学的真谛,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和思考。的确,老师如果讲得太清楚,势必减轻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困难,从而“解除”了学生思考的任务,当学生的大脑无法经常性地获得一定强度的刺激时,他们思维水平提升的速度就会变慢,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现在看来,尽管当时《数学课程标准》尚未出台,但是张教授的观点无疑是超前的,与当前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理念是相通的。也正是这一次报告,让我第一次对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了充分的认识。此次杭州之行,我清

5、晰地感受到了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首次“觉醒”,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学,“将思维训练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的策略”成为了我研究的重点。于是,在教学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哪些东西我该讲,哪些东西留给学生讲?”、“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些问题经常在我脑海里徘徊。一段时间的尝试以后。我的数学课堂渐渐“热闹”起来,学生由原先的被动“听数学”变为愿意主动“说数学”,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思维过程的暴露也正好反映出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更有利于我进行教学的调整,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教学正

6、逐步贴近学生的需要,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激发认真地观看了我录像的全过程。说实话,当时的感觉对朱老师是又敬又怕,怕的是朱老师一丝不苟地给我的每节课“挑毛病”,敬的是朱老师所提的每一个意见或建议都是那么中肯,令人不得不折服。  这段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与高层面的学者对话,可以加速我们成长的步伐。对外,我们要打开我们的视野,吸取不同风格的学术观点为我们所用;对内,我们还得要时刻审视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促进自我的不断提高。给予学生广阔天地的老师,拥有的世界应该更为广阔。

7、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和思考: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教材、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机技术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它能将数学知识以多种方式呈现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一些帮助,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学生在数学课上经常有不同于常规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也经常会产生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些都是计算机一时所解决不了的。这时就要依赖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了。因此,我们并不能因为计算机的出现而放

8、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交流、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热爱……这在任何时候都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再者,计算机作为有效的辅助认知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得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