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戏曲两折的创作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戏曲两折的创作思维.freelith)、巴托克(BartokBela)、施尼特格(AlfredSchnittke)、彭德雷斯基(KrzysztofPendereciki)等20世纪作曲家的中提琴名作中尽显风采,但通览《戏曲两折》的主题发展规律及其在川剧高腔、京剧板式音响融合中的“独领风骚”,人们不难感受到,作曲家在相关结构中所打造的同类音乐风格,已为扩展作品的“虚拟”场景、揭示角色的戏曲性内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音源前景,如“川剧青衣”引子、连接部、尾声在线性音程中渗透出的“自由十二音”(freetusic)倾向及其古朴淡雅意境,以及“京剧武生”
2、快二六(例3)、西皮(例4)与急急风各主题、变奏元素即兴演奏中扑面而来的多调性织体与和弦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凸显“十二半音”风格的结构部位中,涉及半音阶进行的12个音级的处理并非完全平等,而是主次分明、各有归属,如例2高音部主题经G降宫调式倾向到达以G为宫的主音,低音部由降a起始的支声因素,沿下属关系意义的自由性半音进行顽强地回到同一主音G,以及“京剧武生”由例3、例4派生的不同主题变奏因素,尽管在急速的调性转换中展现出鲜明的“十二半音”风格,但其一定调式、调性骨干音中主属关系的体现,则犹如“京剧武生”魅力四射的亮相与造型,具有确立和弦
3、性质、奠定调式与调性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作用。三、中、西器乐语汇的“基因”嫁接我国传统器乐基因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一种文化元素,其音乐特征与历史源流涉及地方风格、民间习俗、乐器原理、演奏习惯等诸多方面,《戏曲两折》以独奏中提琴为载体,在“中西合璧”中寻求二者的共同点与共通点,体现出作曲家以现代西方器乐“基因”嫁接东方民族文化内蕴的达观自信。因而,其创作立场更侧重于寻求东、西方器乐元素间的移植与融合,以更大胆、更新颖的艺术创意,展示与我国器乐传统思维中“静”、“清”、“逸”、“远”等线性织体密切相关的审美意境。1.多声处理的写意性是《戏曲两折》立足“川
4、剧青衣”曲牌体、“京剧武生”板腔体不同“母曲”层面,努力尝试中、西器乐文化基因在多声处理中共融并存的重要手段之一,折射出作曲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发和促进自身作曲观念中“既不要老民乐那种陈腐,也不要20世纪现代音乐那种病态”⑸的执着和独立精神,为独奏中提琴在“按谱寻声”与“自我发挥”间更好地展示我国戏曲文化品格与音乐传统,提供了另一种艺术空间。值得重视的是,这种中、西方器乐语汇嫁接中的写意性,并非仅仅来自作曲家娴熟的创作技巧,而是更多基于作品主题发展、音响设计过程中的文化思考,体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与艺术格调。首先,作为川剧高腔慷慨
5、激昂、凄厉哀怨的唱腔表现之一,独奏中提琴浓重的艺术个性与传统戏曲审美的“合二而一”,更多体现在揭示“青衣”角色“移步不换形”的多声部音乐进行中。在这类器乐语汇中,一些来自相关角色用嗓、吐字、润腔等特点的模仿和装饰性展衍,无不体现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守成法而不泯于成法,脱离成法而又不背于成法”的感悟与审视,如例2高音部主题“性格”与低声部呼应中的反向进行,尾声中,“引子”与例1主题在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中的融合与重叠,其非均分隐伏节奏中的增减音程叠置,以及鲜明的支声性复调元素处理,均体现出民族器乐多调式(性)旋律、自由复调因素处理中古朴清雅
6、的品质与耐人寻味的朦胧美感。此外,“京剧武生”终段的“西皮”核心主题出现前,作曲家以52小节之长的篇幅(179-231小节),将“快二六”与“急急风”元素加以频繁的移调变形,并以Sf力度及dolcelegato等表情术语凸显若干骨干音或段落的戏剧性冲突,为“京剧武生”的多声部变奏性发展增添了强劲的节奏律动,令人联想起我国戏曲武场打击乐系统缜密的组合程式与丰富多彩的即兴演奏手法。从这种器乐韵味给人带来的新颖感受来说,其写意性中所追求的音乐阐释,也许正如作曲家本人对于中西音乐文化的一次评论:“西方音乐是演给别人听的,所以从来就很注重形式逻辑,遵循
7、着大家共同公认的模式来表述音乐,可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音乐是唱给自己听的,这些音乐的形式结构,自然会与西方不同。譬如古代文人,当他独自一人,面对大自然鼓琴时,其音乐,是随心所欲的,他每弹出一个音,都有可能品玩好一阵子,并不会过多地考虑形式结构”⑹。2.现代“和谐观”“和谐”,是古今中外器乐艺术共同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但“和谐”并不完全等同于“协和”。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族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东、西方器乐文化基因中的传统“和谐观”历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戏曲两折》的创作思维中,作品的“和谐”追求并非完全来自音响结构的感性效果,而是建
8、立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对比与平衡基础之上。因而,“川剧青衣”与“京剧武生”有关不同器乐语汇的“和谐性”因素体现,既非两种器乐表述习惯的“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