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15580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略论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论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 论文:信息化教育思路技术透视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要避免重技术、轻教育的倾向,笔者以为首先要理清思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兼顾教育、治理和技术三方面。 周济部长在年初提出全面实施“金教工程”的任务,如何正确理解“金教工程”的意义和内涵?如何成功实施“金教工程”?这是每个教育工都需要考虑的新题目。本文是笔者的一点心得。 一、“金教工程”的重点目标是教育 1.正确理解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在有些和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出现较多的是IT公司先容它
2、们的产品和理念,或学校X络中心负责人总结X络建设的经验。所涉及的这些内容都是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但是,若仅仅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IT产品或X络的功能是不够全面的。要理解教育信息化,就需要注重其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IT产品或X络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只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手段之一,它们不是目标本身。教育信息化的成败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创建有效的机制,使各种手段对准目标,有效地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金教工程”既然是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工程,其目标就要为教育服务。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求也就是教育信息化
3、的方向。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目标子系统,因此,“金教工程”的成果最后要体现在教学、科研、行政治理等方面的成效中。 教育的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加强学校教学工作,进步教学质量。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诸多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持教学。假如在和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很丢脸到学校、教师的身影,很少听到用信息化改进教学质量的成果,这样的信息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只有当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依靠信息化改进了教学,学生实实在在地由于信息化更好地学到了知识和本领,教育信息化才落到实处。 教育信
4、息化的终极着眼点是学生,终极受益者也是学生。假如教育信息化仅仅扩大了IT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教育界计算机X络的设备,或者只限于进步了教育行政部分的效率,不能说这样能完全适应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要。 2.正确理解计算机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化是不是就是信息化?是否安装、运行了先进的计算机X络和软件就能进步绩效,还是必须和教育领域的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现代信息系统的探究以为:信息系统的内涵大于计算机系统的内涵,它不仅仅指计算机软硬件,还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治理水同等。像“金教工程”这样涉及教育领域内外诸
5、多因素的大系统,其成败既决定于技术因素,更决定于教育、组织和治理因素。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进实际,了解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结合业务需求引进适当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够进步教育的绩效,信息化才算是成功的。 因此,实施教育信息化要遵循正确的路线,其基本思路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 二、抓好“金教工程”就要懂教育 教育信息化既然要为教育服务,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呢? 1.现代信息理论中的杠杆观点 有一个寓言说:一把坚实的大铁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
6、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希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由于我最了解它的心”。[1 铁杆和钥匙都是工具,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开锁、打开大门,铁杆不了解锁孔的结构,即铁锁的“心”,尽管它很强壮,还是无法打开大门。而钥匙则相反。假如把实现教育的目标比作打开大门,IT技术比作打开门锁的工具,那么,大门铁锁的“心”就是教育本身的业务内容。不懂教育的流程和规律,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也相
7、当于不了解铁锁的“心”的铁杆。 竞争力和价值链理论的提出者波特提出,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向应该是价值链中的杠杆支点:“价值链模型确定具体的、关键的杠杆点,企业在这个点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最有效地增强其竞争地位”。 计算机技术是手段,进步教学质量、多出科研成果、进步教育政务水同等才是目的。IT技术含量虽很高,但是假如没有对教育的深进理解,即使再高的技术,也只能像铁杆一样,有力气却用不到地方。 2.透视教育中的因果链 要使计算机技术对准教育这个大“门”的“心”,并非轻而易举的事。由于教育活动和计算机之间的很多联系不易直接看
8、出来。 不了解基本的教学环节,就很难发挥计算机对进步教学质量的支持功能。哪些教学环节影响教学质量?在这些环节里,是否存在某种信息处理?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这种信息处理之后,是否可以进步教学质量?比如,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环节中,包括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教材、教学大纲、学生的听课和预习温习、考试等,假如担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