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散文与美文

谈谈散文与美文

ID:2051488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谈谈散文与美文_第1页
谈谈散文与美文_第2页
谈谈散文与美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谈散文与美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散文与美文吴永福在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散体文字,包括了许多文体。清代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将各种文体合并归类,尚有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古文中文体甚多,这在现代散文中也颇有延续,比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是变了名称,如序跋变成前言后记。但现代散文也催生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文体,主要就是小品、随笔、杂文和报告文学等。小品与随笔,古时也有,但多指短小的篇章。现代小品文主张抒写性灵,颇有个性解放之义。随笔不同于古来的笔记体,还接受了外来影响,尤

2、其是英法随笔的参照。再如杂文,也叫随感录、杂感等,因鲁迅的倡导而形成一种文体。报告文学,也是新兴的体裁。孙犁说:“文艺通讯,包括了通讯、速写、特写、访问记、印象记,以至报告文学,这些文学上的短小形式。”报告文学,也就是一种文艺通讯,但更讲究文学手法或表现。散文中不只是一体,而是多体共存。就此而言,散文颇有母体之义。不仅催生出许多子文体,本身仍是一体,一种富有弹性的文体。散文的文体,相对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来说更难界定,或者说更具弹性。散文的另一种区分是着眼于表现的,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等。朱光潜认

3、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可以纳到四大范畴里去,就是情理事态。”而在《情与辞》中又这样说:“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这里首重情致,显然是着眼于文学意味的。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则分了六项,即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及状物。若加上写人一项,就齐全了。散文中又有美文之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长篇议论文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论。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

4、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象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胡适用美文来形容周作人写的散文小品,显然是配合着白话文学的倡导的。即文言中有美文,用白话也可写出美文来。胡适所说的美文,应当就是写得美的小品散文。关于小品散文的写作,周作人有明确的意识。他在《近代散文抄》的序中说:“小品文则在个人的文学之尖端,是言志的散文,它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这就完全地由载道变为言志,且为了与前人的表述区别开来,

5、又进一步作了界定:凡载自己之道者即是言志,言他人之志者亦是载道。如此,周作人的写作往往囿于个人的性情,而这性情又以闲适为主。比如《北京的茶食》一文中所写:“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悠闲的心态中,所要领略的是一些生活的情致。看似无用,实则可以抚慰心灵。又如《故乡的野菜》,文中讲与故乡的感情并不是特别地深,离开之后也不是很眷恋,但有时也会

6、想起。然后讲了故乡的几种野菜,即荠菜、黄花麦果及紫云英,尽管各有吃法,但就滋味上讲仍旧是清淡的。这也可用来比方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作为闲适心态的表现,写来平和冲淡。周作人在《美文》中又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这里所说的美文,讲艺术性,也就是文学性。从表达来看,则重叙事与抒情。求之于自己的写作,主要仍就是那些写得美的小品散文。但作为参照,则是引进的随笔文体,主要就是英法随笔的传统

7、。随笔文体始于法国的蒙田,他说写作中要以自己为对象。“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我的缺点,我的幼稚的文笔,将以不冒犯公众为原则,活生生地展现在书中。假如我处在据说仍生活在大自然原始法则下的国度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我向你保证,我会很乐意把自己完整地、赤祼祼地描绘出来的。”蒙田所说,是一种良好的写作态度,有所观感及想法,尽可能坦城地言说出来。尽管不一定能够说服别人,但还可以说服自己。就蒙田所写来看,除了一些性情的流露外,言说得最多的是各

8、种感想,也就是对于世事人生的思考,而其个性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蒙田的随笔写作是感性与理性兼而有之的,但感性与理性也可各有侧重。此种文体在英国的呼应,先有培根的随笔,是理性的,以思力取胜,文风简练。后来则是兰姆的随笔,以感性为主,也就是看重情趣或趣味。培根的随笔是对人生各种问题的思考,文字的密度大,信息多。兰姆多取材于个人经历,由于有过悲苦的境遇,便常出之以解嘲的口吻,从而形成一种含泪微笑的风格。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