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92575
大小:2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3
《直线斜率公式在解题中应用(已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直线斜率公式在解题中的应用岑巩县中学蒋世军邮箱:jiangshijun123@163.com联系电话:13638093797直线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斜率是直线的属性,它直观反映了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直线的斜率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公式,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斜率公式与代数中的分式在结构上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它除了直接用来求直线方程,求直线的斜率外,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一些问题。如求分式函数的值域(最值),解决数列有关问题,以及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等------都可借助斜率的几何意义,巧妙的解决。下面就问题
2、举例说明:一、求直线的倾斜角例1:已知直线l1经过两点A(-2,1)、B(6,-),直线l2的斜率为直线l1的斜率的一半,求直线l2的倾斜角θ.分析:先利用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求l1的斜率,再求得l2的斜率,从而求得θ.解:设直线l1、l2的斜率斜率分别为k1、k2,则由已知可求得k1==-2,∴k2=-,即tanθ=-,∵θ∈[0,+∞),所以θ=120°.点评: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在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必须熟记并灵活应用.根据斜率求倾斜角时,在tanθ=k中,θ的取值与k的正负有关,当k≥0时,θ=arctank,当k<0时,θ=π+arctank,另
3、外要注意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二、证三点共线例2:求证:A(1,3)、B(5,7)、C(10,12)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分析:要证A、B、C三点共线,只需证直线AB,AC的斜率相等。证明:∵∴又∵直线AB,AC有共同的端点A。∴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例3: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自Q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为,求证:P过抛物线的顶点。yF(,0)xPQ1证明:设抛物线方程为y=2px(p>0),则焦点F的坐标为(),准线方程为x=-,可设过焦点F的直线方程为x=my+O解方程组Q解得3将所以P因此所以P、O、
4、Q三点共线。即直线P过抛物线的顶点O点。评注:两直线AB、AC的斜率相等A、B、C三点共线;反过来,A、B、C三点共线AxMyM0M两直线AB、AC的斜率相等(斜率存在)或都不存在。三、求函数的值域(最值)例4:求函数的值域。解:若将y看成是动点M(cos,)和定点A(-2,-1)连线的斜率,问题就变得较简单。不妨设x=cos,y=消去得(如右图)当MA与椭圆相切时,得出斜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令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的方程为:将其方程与椭圆方程消去y得:(*)PxyQOy=x因此该方程的判别式解得所以函数的值域是。四、不等式证明和解不等式中的应用例5:已知
5、a、b、m都是正数,并且求证:(旧人教版第二册6.3节例2)3分析:对问题我们可以把看成是经过P(b,a),Q(-m,-m)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即,把看成是经过点P(b,a)、o(0,0)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即。(如图)证明:如图,点P(b,a)在第一象限且必在直线y=x的下方,又因为m0,所以点Q(-m,-m)在第三象限且必在直线y=x上,连结OP、PM,则直线OP的斜率为,直线PQ的斜率为;因为直线PQ的倾斜角大于直线OP的倾斜角。所以。例6: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R。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令为斜率k1=2直线方程,是过点A(2,0)且斜率k2=a的直线方
6、程。由于不等式的解集为R。即xR时,y1只能有k1=k2即a=2。解:略。五、比较大小例7:若,则()A.B.C.D.(05年全国高考)解:因为,表示函数的图象上的点(x,y)与坐标原点O连线的斜率,如图,则由图象可知:即,选C。说明:也可以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即利用它的导数来严格求解,但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过曲线上的点与原点的直线的斜率,问题便可直观、简捷地解出,但图形须相对准确。总之,对直线斜率公式的应用比较广泛,仅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运用直线斜率公式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方便简捷。2012年3月20日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