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

ID:20487605

大小:7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2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_第1页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_第2页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_第3页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_第4页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东汉末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衰世,当时各种社会危机都在把整个社会拉向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具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与道德勇气的社会批评家。他们对当时最为明显的时代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并且进而思考了历史上的治乱规律与世运变迁的一些问题,在这些基础之上,他们审时度势,提出了改良社会之道。他们的许多思想主张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笔丰富的遗产。[关键词]东汉末期;时代危机;社会批判思想[简介]王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K234;C91-09[]A[]1672-2728(20

2、11)01-0103-08东汉末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明显的一个衰世。东晋的葛洪认为“历览前载,逮乎近代,道微俗敝,莫剧于汉末也”[1]汉过)。在那一个时期里,整个社会出现了全面的、巨大的危机。朝廷之中,“当途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蹲踏背憎、即聋从昧、同恶成群、汲引奸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1],造成了整个政治结构的混乱与政治风气的败坏。而在东汉帝国的边境上,羌人之乱已经消耗了国家的许多资源,但是仍然不见有平乱的迹象,边疆危机日益加剧。在汉桓帝主政时期,许多儒士对于皇帝重用宦官深为不满,他们聚集在一些士大夫领袖的周围,

3、“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2]‘党x列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抗议力量,这使得宦官集团大为震怒,下令逮捕党人,于是爆发了著名的“党锢之祸”,这也反映出当时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激烈的角逐与冲突。随着党狱的不断扩大,东汉王朝的元气也在一步步地损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批议论深刻、视角犀利的社会批评家,如崔蹇、王符、仲长统、徐干、苟悦等人,他们以一种强烈的救世之心,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进行深入的批判,并且开始反思治国之道的具体要素。他们的言论证明了在当时这一衰世之下人心依旧不死、社会良知依然存在。本文即对这些社会批判思想所呈现出来的一

4、些特点作一些概括性的分析。一、对于时代弊病的深刻揭示一种社会批判思想是否有价值,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便是要考查它是否揭示了其所批评的时代的弊病,而这种揭示并不只是停留在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上的喋喋不休,而是要对社会大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刻的批判。东汉顺帝曾派遣8位使者出行各地,考察地方的政风与民风,张纲在得知自己也成为出使使者之一后说道:“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由此可见,那种只拍苍蝇、不打老虎式的“批评”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在这一点上,东汉末期的社会批判思想直指当时最尖锐最明显的时代弊病。王符、崔塞等人对于当社会上民情诈伪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崔蹇指出当

5、时“风移于诈,俗易于欺,狱讼繁多,民好残为”‘卷四十村,社会风气败坏至极。其实东汉民风历来为人所称颂,顾炎武认为:“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盖当时荐举征群,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4]‘两汉风俗)。然则行之日久,这种崇尚名节、重视声誉的行

6、为就会渐渐地流于形式,名节与声誉背后所包含的信仰逐渐地被人们所忘却。当人们越来越发现崇尚节义是一种获取功名,进而登于庙堂之上的终南捷径之后,那么社会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假言假行出现。徐干对此描绘道:“今为名者之异乎圣人也微,视之难见,世莫之非也;听之难闻,世莫之举也。何则?勤远以自旌,托之乎疾固;广求以合众,托之乎仁爱;枉直以取举,托之乎随时;屈道以弭谤,托之乎畏爱;多识流俗之故,赢诵诗书之文,托之乎博文;饰非而言好,无伦而辞察,托之乎通理;居必人才,游必帝都,托之乎观风;然而好变易姓名,求之难获,托之乎能静;卑屈其体,辑柔其颜,托之乎媪恭;然而时有距

7、绝,击断严厉,托之乎独立;奚育童蒙,训之以己术,托之乎勤诲;金玉自待,以神其言,托之乎说道。”[5](考伪’在一切的卑劣行为之后,都有着一套道貌岸然的虚伪托辞。这种心态,不外乎就是“汲汲乎常惧当时之不我尊也,皇皇尔又惧来世之不我尚也”cs](考伪)。王符也认为:“今学问之士,好语虚无之事,争着雕丽之文,以求见异于世,品人鲜识,从而高之……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于世,愚夫戆士,从而奇之……今多务交游以结党助,偷世窃名以取济渡,夸末之徒,从而尚之……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终没之后,乃崇饬丧纪以言孝,盛飨宾旅以求名,诬

8、善之徒,从而称之……今多奸谀以取媚,挠法以便佞,苟得之徒,从而贤之。”务奉’所有的这些看似属于道德高尚、敦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