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

ID:20480017

大小:9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第1节《勾股定理(2)》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人教版)§17.1勾股定理应用之一目标重点难点1、知识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典型题目的思考、练习,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勾股定理有关计算,深入对勾股定理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探讨,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定理的美。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内容方法八年级下(人教版)§17.1勾股定理的应用之一讲练结合课前复习师: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生: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师:这个定理为什么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呢?生:斜边是最长边,肯定是两

2、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否则不正确的。师:是这样的。在RtΔABC中,∠C=90°,有:AC2+BC2=AB2,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理的应用。新课过程例1: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为3m,宽2.2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8/8师:上面的例题,先请大家思考如何做?(留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师:看到这个题让我们想起古代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拿一根杆子进城,横着拿,不能进,竖着拿,也不能进,干脆将其折断,才解决了问题,相信同学们不会这样做。(我略带夸张的比划、语气,学生笑

3、声一片,有知道这个故事的,抢在我的前面说,学生欣欣然,我观察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这也正是我所希望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师:这里木板横着不能进,竖着不能进,只能试试将木板斜着顺进去。师:应该比较什么?李冬:这是一块薄木板,比较AC的长度,是否大于2.2就可以了。师:李冬说的是正确的。请大家算出来,可以使用计算器。解:在RtΔABC中,由题意有:  AC==≈2.236  ∵AC大于木板的宽  ∴薄木板能从门框通过。学生进行练习:1、在Rt△ABC中,AB=c,BC=a,AC=b,∠B=90゜.①已知a=5,b=12,求c;8/

4、8②已知a=20,c=29,求b(请大家画出图来,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套a2+b2=c2,要根据本质来看问题)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师:对第二问有什么想法?生:分情况进行讨论。师:具体说说分几种情况讨论?生:①3cm和4cm分别是直角边;②4cm是斜边,3cm是直角边。师:呵呵,你们漏了一种情况,还有3cm是斜边,4cm是直角边的这种情况。众生(顿感机会难得,能有一次战胜老师的机会哪能放过):啊!斜边应该大于直角边的。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师:你们是对的,请把这题计算出来。(学生情绪

5、高涨,为自己的胜利而高兴)(这样处理对有的学生来说,印象深刻,让每一个地方都明白无误)解:①当6cm和8cm分别为两直角边时;  斜边==10  ∴周长为:6+8+10=24cm②当6cm为一直角边,8cm是斜边时,  另一直角边==2  周长为:6+8+2=14+28/8例2如图,一架2.6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为2.4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吗?师:如图,看上面的例2。分析:师:请大家思考,该如何去做?陈晓玲:运用勾股定理,已知AB、BO,算出AO的长度,又∵A点下滑了0.

6、4米,再算出OC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OD的长度即可,最后算出BD的长度就能知道了。师: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请大家写出过程。有生言:是0.4米。师:猜是0.4米,就是想当然了,算出来看看,是不是与你的猜测一样。(周飞洋在黑板上来做)解:由题意有:∠O=90°,在RtΔABO中  ∴AO==2.4(米)  又∵下滑了0.4米  ∴OC=2.0米在RtΔODC中∴OD==1.5(米)∴外移BD=0.8米8/8答:梯足将外移0.8米。师:这与有的同学猜测的答案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做题应该是老老实实,不应该想当然的。例3再来看一道古代名题:

7、这是一道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距今约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记录的一道古代趣题:原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葭”如何读?并请解释是什么意思?黄尚剑:葭(jiā),是芦苇的意思。师:这是正确的。师:谁来翻译?吴智勇:现在有一个正方形的池子,一株芦苇长在水中央,露出水面的部分为一尺,拉芦苇到岸边,刚好与搭在岸上……师:听了吴智勇的翻译,我觉得“适与岸齐”翻译得不达意,应该理解为芦苇与水面与岸的交接线的中点上。宋婷等:老师,我也认为是刚好到岸边,“齐”就是这个意思

8、的。师:这是字表面的意思,古人的精炼给我们今天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果照同学们的翻译,这题就无解了,这理的理解应该是芦苇与水面同岸的交接线的中点上,而且还要求不左偏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