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君子何以“不仁”

论君子何以“不仁”

ID:20456069

大小:6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2

论君子何以“不仁”_第1页
论君子何以“不仁”_第2页
论君子何以“不仁”_第3页
论君子何以“不仁”_第4页
论君子何以“不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君子何以“不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君子何以“不仁”[摘要]历来对“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的传统解释是“君子偶有不仁,小人绝不会仁”,而被杨伯峻等人因不甚圆通而质疑。杨伯峻提出此处“君子”、“小人”或以社会地位而言,牛泽群则以君子有广义、狭义之分而论证“君子中有不仁的人”。纵观论语全文,孔子对道德君子的定义其实是很明确的,反而“仁”却不止有一种解释。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明晰这句话的应有之意,进而对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孔子伦理思想的认识并发挥其当代价值,起到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孔子;仁;君子;小人《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针对这句话,历代主流注疏形成了固定的解释,但是由于不甚圆融而备受质疑,于是说法渐多而未能形成定论,以致原说本义更加难明。一、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传统的解释起于孔安国说的“虽曰君子,犹未能备”。(1)其意,孔子所说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是指虽道德高尚的君子亦难以完备仁道。北宋邢昺就孔安国的注而进行论述:“此章言仁道难备也。虽曰君子,犹未能备,而有时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可谓仁矣,而镂簋朱纮,山节藻棁,是不仁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未有仁者。”(2)突出了“仁道难备”,故而君子有时会不仁;而小人和仁道无涉,则从不会仁。朱熹引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

3、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3)也是持君子有时候会不仁的观点。清朝的刘宝楠说:“仁道难成,故以令尹子文之忠,陈文子之清,犹不得为仁,即克伐怨欲不行,亦不知其仁;故虽君子有不仁也。《易·系词传》: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是小人必无有仁也。”(4)进一步论述了仁道之难以及小人为何必无仁者,并无新见。钱穆也说:君子或偶有不仁,此特君子之过,亦所谓“观过斯知仁”也。小人惟利是图,故终不能为仁。(5)认为“君子偶有不仁”是因为“君子有过”,亦是持传统注疏的理解方式。上述注解一脉相承,形成传统的主流观点。以“君子有

4、过”且“仁道难备”,故而孔子所说的“君子而有不仁者”是指“君子偶有不仁”。另如南朝梁皇侃疏中引袁氏曰:“此君子无定名也。利仁慕为仁者不能尽体仁,时有不仁一迹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6)韩愈《笔解》:“仁当为备字之误也。岂有君子而不仁者乎?既称小人,又岂求其仁耶?吾谓君子才行或不备者有矣,小人求备,则未之有也。”(7)《论语稽》中说:“君子偶不仁,无害其为君子。小人偶或仁,终见其为小人。况小人之仁,其暂也,其迹也,而其心则断断然不仁矣。此圣人示人以观人之法也。”(8)康有为说:“此合人心术、行事言之。君子心术固纯于仁者,然行事或偶失而为不仁,亦有

5、之。若小人心术既不仁,则行事即有善行,必不得为仁矣。故观人者,不当论一二行事,而当别其人也。”(9)所论证亦各有可观者,然其结论皆未脱“君子偶不仁”的正统说法。此种主流观点受到质疑的原因是“不甚圆通”。如杨伯峻说:“君子、小人若指有德者、无德者而言,则第二句可以不说”(10),李泽厚也说:“如指道德高下,则似同语反复”(11),意指若从道德修养的层次讲,则只说君子有不仁即可,没有说小人不仁的必要。牛泽群也指出,若以“君子偶有不仁”解释前句,“则对应于后句,无可圆通者。小人毫忽之间,时有仁行亦未能乎?”(12)以前句旧注观诸后句“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则只能解释为小

6、人偶亦不仁,而这种说法则似乎不求君子之全,而专责小人之备了。孔子“导黎庶以仁孝,又‘有教无类’,岂能有此理!”(13)杨伯峻因于质疑而提出:“这里似乎是指在位者和老百姓而言。”他解释这句话为“君子中不仁的人有的罢,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14)这种解释固然能把这句话从文法和语义上讲的通,但是这种解释所体现的道理,却恰好违背了孔子的仁道思想。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的“君子”、“小人”如指客观的社会地位,即士大夫和老百姓,则与孔子其他一些说法,如“小人”也可以是“士”、人都可以“为仁”等等相矛盾”。(15)故而这种以社会地位来解释君子小人的说法,亦难以圆通。李泽厚虽

7、然提出了质疑,[摘要]历来对“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的传统解释是“君子偶有不仁,小人绝不会仁”,而被杨伯峻等人因不甚圆通而质疑。杨伯峻提出此处“君子”、“小人”或以社会地位而言,牛泽群则以君子有广义、狭义之分而论证“君子中有不仁的人”。纵观论语全文,孔子对道德君子的定义其实是很明确的,反而“仁”却不止有一种解释。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明晰这句话的应有之意,进而对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孔子伦理思想的认识并发挥其当代价值,起到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孔子;仁;君子;小人《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针对

8、这句话,历代主流注疏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