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涟水县儿童肥胖状况调查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涟水县儿童肥胖状况调查及分析:涟水作为江苏欠发达地区,调查研究该地区的儿童肥胖问题,有利于掌握儿童肥胖流行趋势,防治儿童肥胖,认识和宣传肥胖的危害,进行减肥和预防肥胖,对提高本地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因肥胖产生的疾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有很大益处。 关键词:涟水;儿童肥胖;调查 :C913.5:B:1672-1578(2010)12-0031-02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到身心健康、体格发育,还与许多成年期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据资料记载,儿童肥胖率在东北地区最高,达到13.2%,其次为华东地区,为12.2%,南部地区最低,为10.2%,三地之间肥胖率具有
2、显著性差异。 下面是笔者对本县儿童肥胖问题进行的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 1、调查对象 涟水县7一14岁中小学生。排除严重心、肝、肾不全的人群及残疾或生长发育障碍的人群。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先后在涟水县内随机抽取农村中小学各两所、城区中小学各一所作为监测学校。在这6所学校每个年级中再随机抽取6个班7一14岁学生,抽中班的所有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2、调查方法和内容 调查过程分为普查和问卷调查2个阶段。普查是利用各学校上报教育局阳光体育普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过程共发放调查表3246份,对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锻
3、炼因素、疾病因素等。主要项目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食习惯、运动时间、锻炼方式、每天睡眠时间以及父母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等。 对调查的结果,运用体重指数(BMI)对儿童肥胖率进行分析。[体重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I=体重(千克)/身高2(米2)。]运用Excel表格计算出体重指数,按通用标准进行进行筛选分类算出人数和肥胖率;对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统计出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3、调查结果 本县7一14岁中小学生94152人中,超重占3.89%、I度肥胖占4.95%、II度肥胖占2.31%、Ⅲ度肥胖占0.81%、超重、肥胖检出率11.14%。从年龄组分析情况来看,低齡儿
4、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男生高于女生。介于华东和南部地区之间。 4、对导致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遗传因素:从问卷结果分析,与非肥胖父母相比,肥胖父母所生的子女中肥胖患者的人数也明显较多;这可能是同一家庭中每个成员均有相近的BMI指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BMI指数也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些观察结果虽然不能排除共同家庭环境可能导致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提示了遗传基因在肥胖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4.2营养因素:偏食、多食、饮食结构不良以及进食能量密度较高食物都会引起儿童肥胖。 4.3心理因素:结果还反映很多肥胖者在处于焦虑状态时食欲大增。肥胖者在焦虑时爱吃东西,是一种减轻焦虑情
5、绪的方法。“有机会就吃”是人类祖先在艰苦时代留下来的文化传统,这种多吃储备的文化使人们在当今食物并不匮乏的时代里潜意识中依然存在这样的心理倾向。因此,节食是人类一种勉强的、理性的和违反本意的自我限制。在一些节食减肥者身上,这种心理倾向往往更加明显。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肥胖儿童中,这样的心理因素极易引起节食减重后体重反弹。 4.4认知因素:从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结果分析,肥胖儿童存在着行为认知的障碍,这与家庭生活模式,习惯养成密切相关,部分学生及家长以胖为美,认为胖是家庭富足的一种外界表现。 4.5行为因素:肥胖样进食,其主要特征是:进食时所选择的食物块大、咀嚼少、每一
6、块吃的快、整个进食速度较快,以及在单位时间内吃的块数明显较多等。 5、干预措施 5.1饮食偏好诱导:肥胖儿童往往偏爱荤食和甜食,父母应对其加以诱导,让他们逐渐喜爱吃粗粮和蔬菜,多吃水果、蔬菜,减少肉食和精细谷物数量,不吃肥肉和甜食。目前,西方国家正在兴起“淡味减肥”的饮食时尚,即增加蒸、煮、烤和凉拌菜,减少油炸食物和炒菜。同时,在烹调时应少放盐、糖和味精。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摄食量。 5.2减慢进食速度:肥胖儿童进食速度也与正常儿童不同,他们常常往往狼吞虎咽,吃得又快又多。现已知,人进食以后,血糖会慢慢升高,当升至一定水平,就会刺激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于是人就会停止进食。若进
7、食太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对滞后,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相对较晚。同时,由于进食速度太快,在出现停止进食行为之前,人已超量进食。为了控制肥胖,必须教育孩子细嚼慢咽。 5.3改变饱足感:肥胖儿童饱足感与正常儿童不同。正常儿童每餐吃到八九分饱即感满足,不再进食。肥胖儿童往往吃到十分饱还不满足,仍然要继续进食,直到十二分饱为止。父母应当逐渐改变其他们的饱足感,首先减至十分饱,然后逐渐减至八九分饱,这样食量也就减少了1/4~1/3。这种措施与饥饿疗法不同,并不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 5.4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