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15596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3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对“经济人”假说的批判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对“经济人”假说的批判意义摘要:经济人假说面临着自利动机的单一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限度以及哲学方法论上的不彻底性等理论与实践困境。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通过揭示“现实的个人”是自然与历史、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彰显了对“经济人”的批判价值。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是超越经济人的狭隘视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性选择,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竭思想之源。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经济人假说;经济伦理 :A81:A:1004-1605(2011)02-0033-05 “经济人
2、”假设被视为古典经济学和发展至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最为基本的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说明的基石。然而,由于这一假设的前提存在与经济现实的强烈冲突,因此,自它产生之日起就遭到来自各方的批判。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根据。第二个命题是“理性行为”。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
3、自己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第三个命题是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1]然而,“经济人”行为的伦理正当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并非无懈可击。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由传统的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选择,“经济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人性选择陷入了难以克服的困境,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是否仍旧把经济人假说作为人性选择的依据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经济人”假说的理论与现实困境 1.自利动机的单一
4、性:“经济人”假说的伦理限度 经济人假说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行为纳入经济学的分析之中,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自利是“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机。经济人是理性存在物,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合乎经验事实;他必须具有理性地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具有使其经济行为合理化,即使他自己的经济行为或活动既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又能合乎市场的理性与规则要求的能力。自从斯密把人的本性设定为追逐个人利益以来,18世纪和19世纪初,就有人对经济人理念提出过批判
5、。美国经济学家凯里就指出,“经济人”假说讨论的是人性的最低级的本能,是一种纯粹的野兽哲学;德国历史学派认为,以孤立的个人经济动机作为分析基础,就是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利己主义的历史。当代福利经济学的代表阿马蒂亚•森提出,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并非是对人类行为的最好近似,一个市场经济的成功不可能告诉我们,在这样的经济中潜伏在经济行为主体背后的行为动机到底是什么。[2]他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即为什么一个人只有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并拒绝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东西才是唯一的有理性的呢?是否存在着动机的多样性?或者说,自利是否能
6、成为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指出,作为市场经济主要动力的利润动机,其实内涵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生活在新教地区与天主教地区的人在赚钱的方式、用途、理念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自然,我们不能同意韦伯的结论,似乎只有新教地区才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天主教地区则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然而,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发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不同价值观和伦理动机的存活空间,[3]经济人的价值取向并非那么单一。事实上,人们总是从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伦理观念。经济
7、关系首先就以利益关系表现出来,不同的社会分工产生不同的利益分化和矛盾,利益关系上的矛盾性反映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上,就表现为不同道德价值体系之间的矛盾。利益驱动本身也是矛盾的力量,并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客观上存在着方向不同、甚至根本相反的利益驱动,这种矛盾反映到人们的观念中,就形成完全不同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影响着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选择。既然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着利益驱动的不同价值选择,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就一定要视人的自利性是市场经济唯一不变的行为动机呢? 2.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现实局限:“公地
8、悲剧”与“囚徒困境”的启示 在“经济人”假设提出时,很少有人考虑经济产品的公共性与私人性问题。在现代社会,公共物品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几乎大多数经济产品都存在公共性与私人性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公共性”程度越高的产品,外部性就越强,如教育、桥梁、国防等,在市场逻辑指导下的极大化原则就越不能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和理性消费。因为人们在消费和购买这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