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ID:20413641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_第1页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_第2页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_第3页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_第4页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I对脑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瞿中威张亚林陈丹徐德荣吴仕科邹高伟(长沙市中心医院410000)【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对42例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在42例患者中,桥脑存在病灶的32例,基底节区30例,小脑24例,颞叶14例,枕叶9例,顶叶6例。CT平扫病灶呈等高混合密度,MRI平扫病灶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和高混合信号,T2WI/FFE大部分病变呈低信号,血管畸形类型不同病灶形态多样性。结果木组脑血管畸形分布以幕下居多,大部分累及桥脑,

2、普通T1WI及血管造影病灶显示不明显,但对FFE等梯度回波序列较敏感,大部分病灶占位效应轻,血栓化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静脉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各自有一些特征性表现。结论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具有一些共同MRI表现,也有各自特征,归纳总结这些MR表现特征对于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隐匿性脑血管畸形MRIMRI序列诊断所谓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是指脑血管造影不显示的先天性脑血管病变,由Crawford和Russell首次于1956年提出[1]。我们收集了2004.6—2008.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脑隐

3、匿性血管畸形42例,其中25例经过病理确诊,通过回顾其MRI表现及不同扫描技术比较,归纳一些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诊断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4〜78岁,平均54岁。大部分病变为偶然发现,仅少数有症状但不能肯定与改变有关,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癫痫、肢体活动障碍。MRI检查采用PhilipsBrilliance1.5T超导磁共振,42例均行横轴位、矢状位,SETIWI,FSET2WI及T2加权快速场回波(FFE)。SETIWI参数:TR/TE=2000/10ms,TI=850m

4、s,矩阵352×512,层厚5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1次,FOV=230mm。FSET2WI参数:TR/TE=3000ms/80ms,矩阵350×512,层厚6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1次,FOV=230mm。FFE参数:TR/TE=25ms/35ms,矩阵350×320,层厚0.5mm,FOV=250mm,翻转角10°,SENSE加速因子1.5,FFE采集后对幅度图像进行横轴位最小密度投影。2结果2.1形态、大小及分布位置42例患者38例为多发灶,病灶之间多存

5、在正常脑组织信号;病灶呈圆形、类圆形(图1)、爆米花(图2)、“桑葚”(图3)水母头(图4a、b)、曲条形及绒团形(图5、6);病灶宽径2mm〜10cm;桥脑32例,基底节区30例,小脑24例,颞叶14例,枕叶9例,顶叶6例。2.2信号特点在SETIWI上,42例中有与脑组织呈等信号25例,占59%(25/42),稍低信号28例,占67%(28/42),高信号4例,占9%(4/42),混杂信号22例,占52%(22/42)在FSET2WI上有呈等信号灶26例,占62%(26/42),低信号灶34灶,占81%(34/

6、42),低信号灶更为明显,混杂信号19例,占45%(19/42);在FFE上42例中大部分病灶均表现为明显低信号,T1WI及T2WI上原表现出的等信号及混杂的病灶信号均现明显低信号,且与脑组织对比鲜明,境界更清楚,19例出现“靶征'占45%(19/42>,即边缘呈低信号环,中间带呈稍高信号,中心为点状或圆形低信号(图6)。2.3占位效应及周围组织情况42例患者病灶占位效位均较轻或完全无占位效应,仅3例病灶压迫周围组织,1例压迫脑干,2例因合并出血压迫基底节,其余病灶均未见明显占位效应,与报道过的文献[4]相符。3讨

7、论隐隱性脑血管畸形,全称血管造影隐隱性脑血管畸形(Angiographicallyoccultvascularmalformation,AOVM)包括血栓化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静脉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及混合型或未分化型血管畸形等,大约占到所奋血管畸形的1.9%〜2.5%[1]。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约占61.8〜96%[2,3]由于畸形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缓慢,致脑血管造影难以发现,但MRI检查却能够显示这些畸形血管的某些特征,且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具奋重要意义[4]。结合过去文献报道笔者归纳了一

8、下AOVMMRI表现,其共同特征表现有:(1)在病灶显示上FFE序列对病灶检出及信号对比强度明显优于SE序列,有文献报道畸形血管内血液成分部分可以转化为去氧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在T2WI顺磁性作用较弱,,在常规T2WI信号丢失并不明显,但去諷血红蛋白由于血氧水平依赖(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BOLD)效应而产生磁敏感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