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

ID:20412299

大小:7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_第1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_第2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_第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癫痫发作分析于颖伊春市第一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17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按照患者病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17例中年龄>60岁8例(占47.1),既往有抽搐或癫痫史5例,患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者5例,肾功能不全3例;引起癫痫发作的氟喹诺酮为环丙沙星7例、左氧氟沙星5例、氟罗沙星3例、诺氟沙星1例、氧氟沙星1例,静脉给药共15例,U服2例;4例合用茶碱类药物,3例

2、合用非岀体抗炎药。15例为大发作,2例为小发作,发作的开始时间在用药后30min〜5d;17例患者均在停药或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驶癫痫发作,临床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癫痫;危险因素;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自1979年人工合成以后,因其广谱、高效、低毒、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其广泛应用,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ADR)也逐渐增多,除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皮疹)夕卜,关于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也时有报道。笔者对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癫痫发作的17例患者进行回

3、顾性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自2001年1月~2011年9月,依据伊春市第一医院以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为理由的退药中请单和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数据,查阅了相关病历档案,共收集到17例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发作病例。2、方法对本院228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表进行分析评价,按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所累及的系统和(或)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转归情况等信息列表统计,并对17例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癫痫发作患者进行冋顾性分析和评价。二、结果1、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17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26〜75岁,>60

4、岁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6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合并双下肺感染5例,消化系统感染疾病3例,泌尿系感染1例;其中,既往抽搐或癫痫病史5例,肾功能不全3例。2、用药情况17例患者中,使用环丙沙星7例,给药方式为每次200mg(100ml),每日两次,静脉滴注;使用左氧氟沙星5例,给药方式为每次200〜300mg、每日两次、静脉滴注;氟罗沙星3例,给药方式为每日400mg、每13一次、静脉滴注。吋间均为20〜40分钟。诺氟沙星1例,给药方式为每次400mg、每El三次、空腹口服:氧氟沙星1例,给药方式为每次300ng、每日两次、空腹口服;合并使用茶碱6例

5、,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5例,合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例;17例患者均未使用其他可能导致癫痫的药物。3、癫痫样发作情况①发作吋间:最早出现于用药后30min,最迟于用药后第4天。有10例发作后行脑电检查,正常8例,局灶性慢波2例。12例发作后行头CT示,正常7例,脑部有软化灶5例。②症状:17例癫痫病例中,大发作15例,突然意识丧失(有些先有头&、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障碍等症状),双眼上翻,牙关紧闭,U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或二便失禁,持续数分钟,发作1次或数次。小发作2例,短暂意识障碍或丧失,两眼直视,持续数秒或数十秒。4、处理与转归停用喹诺酮

6、类药物,给予吸氧,静注地西泮10〜20mg,最终使癫痫发作停止。K中2例患者住院期问再次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吋又即出现癫痫发作,换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未再出现癲痫发作;17例均好转出院。17例患者随访半年〜2年不等,均未再出现癫痫样发作。5、关联性评价以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标准对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继发癫痫样发作的关联性评价,其中背定2例,很可能10例,可能5例。三、讨论1、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使用方便,近年来用量逐年上升,其ADR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发癲痫的发生率<0.5

7、%,但却是不良反砬中最严重的,在临床应用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机制可能是该类药物分子结构上的F原子,使其具冇亲脂性,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导致中枢兴奋,诱发癫痫。2、本文统汁中,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47.1%,原因可能为①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肝脏代谢功能及肾清除率降低,药物消除延迟或血药浓度升高。②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力也下降,药物进入中枢的量比较高,易发生中枢祌经系统疾病。提示对于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加强监护,根据肾清除率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吋间。有脑动

8、脉硬化、脑梗塞病者5例(占29.4%),既往抽搐或癫痫病史5例(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