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84547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3
《从帝喾高辛陵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帝喾高辛陵说起辛玉璞*作者简介:辛玉璞(1942年—),男,汉族,陕西长安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陕西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710054)摘要:帝喾高辛陵是陕西合阳县洽川最早的人文景观,是今洽川风景区内其他景点的“根”。辛姓起源于莘,合阳莘与山东曹县莘是源,其他莘是(支)流。帝喾高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辛为氏的人,辛姓源流与他关系密切,他是辛姓的始祖。西汉辛武贤、辛庆忌父子与苏建、苏武父子并称“苏辛”,是中国古代“关西将”的代表。宋代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是中国古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今天辛姓遍布海内外,按人口多少排序,居于正在使用的35
2、00多个汉族姓氏中347个常用姓的第138位。关键词:帝喾高辛陵;辛姓起源莘;辛姓始祖;“苏辛”帝喾高辛陵帝喾高辛陵位于今陕西省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西。陵墓源远流长,本有地面建筑物,因历经沧桑,少人修缮,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仅剩一个大塚,高2—3米,围长数十米。但“圣名灵气”不绝,当地百姓不忘祖宗,每年都在这里举办热闹的庙会。1999——2001年重修陵墓时筑起园墙,陵前立石碑一通,上书“帝喾陵”三字雄劲刚健,被列为洽川一景。帝喾是帝号,高辛是国号,合称帝喾高辛;帝喾陵也称“古高辛氏陵”,合称帝喾高辛陵。帝喾为五帝之一,是黄帝的曾孙,姓姬,名夋,生而神灵,十五岁就辅佐天子(帝
3、)颛顼(黄帝之孙,帝喾族父)。颛顼把莘这块风水宝地封给他,称莘国。帝喾利物为民不为己,仁义信智兼备,颛顼死后,三十岁的帝喾以卓著的成绩与万民拥戴的威望继承天子之位,称高辛氏,建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县),在位七十年,活到一○五岁,归葬于莘(又《皇览》说:“帝喾在东郡濮阳顿立城南台阴野中。”)。8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以“莘”为名的封国,从帝喾受封开始,一直存在到春秋时晋国强大起来,占据河西;最迟到战国魏文侯十七年(前399)在此始置合阳县。“莘”与“辛”、“ ”同音,“辛”简明,所以通常写作“辛”;“莘”也称“莘”。“有”是助词,无实际意义,如“有虞
4、”、“有扈”、“有男”等。莘里村在民国时还称“有莘里”,现在还有“辛野村”之称。莘最初是帝喾的封国,加上东临黄河,有川有原,绝佳的水土使宅成为当年首屈一指的美女国,而且处在交通要道,地理形势险要,在众多的小国中颇有名气,数千年来便留下不少名胜古迹。如:古莘国遗址、帝喾陵、太姒庙、瀵泉、子夏石室、夏阳古渡(即韩信木罂渡)、秦驿古道等。如今这里又是黄河中上游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河滨湿地与芦苇荡,侯鸟群集,美不胜枚。1995年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国务院批准为洽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成立了西旅洽川风景区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洽川旅游,迎来了国内外大批游客。
5、洽川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在今天关中地区的诸多景区中屈指可数;在归“关中(长安)八景”难以恢复,需要确定新“关中(长安)八景”的讨论中,不少人提出洽川应列为第一景。追根溯源,这些都是从帝喾开始的。帝喾上承颛顼黄帝,下启尧舜,三代的夏祖禹与他关系密切,高祖契与周祖弃(后稷)是他的儿子。帝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可低估,所以帝喾高辛陵才是洽川景区内其他景点的“根”。因此,今日全国惟一,却又平淡不过的帝喾高辛陵应该由政府出资或引资,广邀专家学者、能工巧匠予以重修。辛姓起源泉于莘姓在先秦时期分为姓与姓的支系氏。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姓,与今天不同之处是那时实行贵族官爵世袭的分封
6、制,包括天子、诸侯子弟在内的贵族们各自成为一支,或以族(分为孟孙、仲孙、叔孙、重孙),或以官职,或以封国、城邑,或以祖先的谥号与名字等为符号,在原姓之外另取一个姓,这就是“氏”。氏是标榜贵族身份的,所以只有贵族才称氏,一般庶民称姓不称氏。贵族身份丧失,氏也丧失,此称谓“削爵亡氏”。战国时,贵族官爵世袭制开始动摇,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后,庶民中一些人上升为统治者,新权贵,在这一政体演变的过程中,姓与氏逐步混为一体,或只称姓,或合称姓氏,司马迁作《史记》时就是姓与氏混一的。姓氏合而为一后,人们身份的贵贱不再由往日贵族们特有的8“氏”的区别,而是由地望,即某姓地位与名望最
7、高的家族所在的郡(也称郡望)来区别。辛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莘。史料记载莘的地名主要有两处:一处是今陕西合阳洽川的莘,一处是今山东曹县北的莘。合阳莘。《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后《索隐》:“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为号’”。《路史》说,辛姓是古高辛氏的后代;《姓考》、《广韵》、《元和氏纂》等说,夏朝建立后,禹的儿子启继当年颛顼封帝喾于莘,把他的一个支系儿子(庶子)又封到莘。启姓姒,封到莘的儿子及其后代以辛为姓。《史记·夏本纪》说:“禹以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