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

ID:20367655

大小:4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1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_第1页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_第2页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_第3页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_第4页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11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11高考作文课本内素材生发与运用及专家指导11一、课内素材在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第一节课文素材与考场作文的高速对接  1.源头活水汩汩出——写作素材的回归挖掘  同学们“全日制”地待在学校里,泡在课本中,而课本是古今中外思想精英的呕心之作,经典之作,是吹尽黄沙得到的宝贵的金子。学生却耳濡目染不为所动,提笔作文腹中空空,叫苦连连,真可谓抱着金碗去行乞。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给他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巴格达商人在匆匆赶路。其时

2、已是半夜,四周一片漆漆黑。忽然山沟里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捡几块石头吧,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商人将信将疑,不过,他还是弯腰捡了几块,然后继续赶路。他走啊走,走了几个小时,终于走到城里。这时天已渐亮了。他掏出了一块石头一看,原来是块金刚石。赶忙掏出另外几块,结果不是金刚石,便是红宝石、绿宝石。商人高兴极了。可高兴的同时又深深后悔,当时怎么不多捡一点?  巴甫洛夫接着说,学习便好比捡石头,知识是真正的宝石,等我们明白过来时,便会后悔自己没多捡几块。  这个故事通俗却既巧妙又有深意。商人与学生作比,商人在忙生意,自然不会

3、关心捡什么石头,学生自有其以为值得忙的,休闲娱乐,学习为其当时的“职业”,大多学生却不以为然。夜半的情境设置很妙,夜半的商人看不清石头的颜面,对陌生的声音自然是将信将疑。学生在学习中还不能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境,还不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神奇,缺少捡拾石头的内在动力就不足为怪。  用这个捡石头的故事来说课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是再恰当不过了。成天在山间穿行,成天与宝石相伴,不懂得捡拾,不懂得今日的捡拾将捡得一个与宝石相伴的人生,这实在是对时光犯下的罪过,是对生命表示的最大的不尊重。  据统计,在三年高中的

4、语、数、英、政、史、地学科里,学生接触到的人物或文学形象、历史事件、自然风物非常丰富,如中外古今人物有100多个,包括孔子、曹操、文天祥、焦裕禄、霍金等。文学形象将近100个,包括林黛玉、刘兰芝、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历史事件有岳飞抗金、胡服骑射、南京大屠杀……现实见闻有网吧、马加爵杀人事件、刘翔的“飞翔”、美伊战争……  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笔随。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用筛选的眼光从1~6册课文读本中存在着相关或相似的事例精华中提炼出一两句,加以分门别类,冠以诸如“爱国”、“素质教育”、

5、“说话艺术”等话题加以汇总,以丰富自己的作文资源。这里撷取几例加以说明:  (1)表现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  可以用信陵君礼贤下士、毛遂自荐等内容。信陵君尊重出身低微的侯生,是任人唯贤的典型;而毛遂的自信和在关键时刻所表现的智勇,都表明真才实学的重要,同时也说明人才是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脱颖而出的。  (2)表现人生哲理的。  比如论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一成不变地看问题,就可以运用《察今》中“荆人渡河”“刻舟求剑”等故事。这两个故事都谈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韩非子的《五蠹》认为古今社会不断变迁,法治应适合时代要

6、求,“圣人不修期古,不法常可”,还举了一个寓言“守株待兔”不知变通的故事。又如表现遵循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可以联想到《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积小流”的名言。  (3)表现和谐共赢、团结协作的。  ①位于廉颇之右的蔺相如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不利,“定国双璧”名扬天下;  ②六个大国虽强大却并不团结,甚至隔岸观火,勾心斗角,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  ③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它们凭借紫枯树和篱笆,以昂扬之姿向世人展

7、示自己的美丽;枯树和篱笆,本无风景可言,但它们凭借紫藤罗和牵牛花,成就一道道风景。  (4)表现虚实相生、艺术人生的。  ①维纳斯断臂之残缺,造就穿越时空的永恒之美;  ②唐诗曰:“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  ③八大山人朱耷画鱼不画水,白石老人画虾不画水,留下空白,“虚实相生”。  (5)表现亲情及子女教育的。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的言论给意气用事的赵太后当头棒喝;  ②父母越俎代庖,干涉子女自由,终酿成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悲剧;  ③《病梅馆记》中的文人画士喜欢梅之曲、之

8、欹、之疏,“斫直、删密、锄正”,此心态不也与当代一些父母以己之所好,扼杀孩子个性发展有类似之处?  ④《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⑤11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表现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的道理的。  可以引用《鸿门宴》中项羽与刘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