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6290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早期发现小儿脑瘫听路损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早期发现小儿脑瘫听路损害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小儿脑瘫;听路损害小儿脑瘫(CerebralPalsy,CP)常合并有听路神经损害,但在早期仅依据听行为判断有无听路损害常不可靠,常不能判断失听致延误矫治时机。我院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能早期发现脑瘫患儿的听神经损害。现将2003年2月至2005年10月收集的32例脑瘫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均为我院专科门诊符合CP诊断条件[1]的病例,共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2岁以内25例,2岁以上7例。32例中
2、可找到病因30例,病因分别为妊娠早期用药3例,脐带绕颈且扭转2例,宫内感染8例(巨细胞5例,弓型体2例,风疹1例),阴道出血1例,羊水过多且污染Ⅱ°~Ⅲ°3例,高龄初产1例,肾脏疾病极度浮肿1例,胎盘早剥1例,胎心慢(100次/min以下)1例,早产且低体重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8例,2例病因不明。 1.2方法 应用WONDⅡ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完成BAEP测试[2,4],记录方法按脑电图1020系统国际统一标准在双耳垂或者耳后乳突为信号电极,颅顶区(头颅正中CZ点)为参考电极,前额或手腕为地电极,信号电极、参考电极用一次性针电极采
3、集,患儿睡眠或水合氯醛镇静催眠,取10Hz短声单耳膨胀刺激,刺激强度95分贝峰值等效声压级(dBpeSPL,以下仅以dB表示)。95dB无波时加至120dB刺激。对侧以低于刺激强度40dB的白噪声掩蔽。每级声强至少测试两遍,每遍叠加1700次,以重复性好的两次图像测量Ⅰ、Ⅲ、Ⅴ波潜伏期及IⅤ、IⅢ和ⅢⅤ波间期。以本实验室各年龄正常参考值为标准,≥3个标准差属异常。 2结果 本组32例CP患儿,经BAEP检测,有26例BAEP异常(其中25例年龄在2岁以下),占81%,正常6例。 听觉损害的性质BAEP异常的26例中,呈双侧性
4、损害14例;单侧性12例。提示为耳蜗或听神经远端等周围性听路损害者12例(38%);脑干中枢性听路损害14例(43%);两者兼有即混合型者2例(6%)。周围性损害的实际发生率为27%(17耳次),而中枢性为23%(15耳次),混合型为6%(4耳次)。按异常图形分类[3],在BAEP异常的26例中属周围性和中枢性损害表现分别为10例(31%)和14例(43%),周围性的主要表现是Ⅰ波潜伏期延长(PL)8例次占25%:中枢性16例次占50%。脑干下段(延、桥脑)损害;Ⅲ、Ⅴ波PL>3s或ⅠⅤ、ⅠⅢ和ⅢⅤ波间期(IPL)延长14例
5、次,占44%;Ⅲ波和/或Ⅴ波PL延长2例占6%;脑干上段(中脑)听路损害;ⅢⅤIPL>3s,ⅠⅢIPL正常,Ⅴ波PL延长2例占6%。 3讨论 CP发生听路神经损害者非常多见,由于患儿年龄小,检查不合作。本研究表明BAEP是早期发现CP患儿听力损伤的敏感检查,可为脑瘫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客观的神经生理学依据。若仅依靠常规听行为来判断患儿的听觉障碍,常难以在出生后早期完成各种主观听力测定,则往往导致漏诊并延误矫治时机。本组32例CP患儿中经BAEP检测阳性率达81%,提示脑瘫患儿周围及中枢听路损害的发生率,远较临床
6、依据听行为判断的耳聋发生率高,被检出的患儿中多数为婴幼儿(年龄最小为74d)。BAEP仅能反映外围听觉敏度和脑干听路的神经传导能力,但不能代表真实听力,即BAEP参量分两大类[2],第一类用于神经学检查;第二类用于临床听力学检查[4~6](正常听力者不加掩蔽用60dB~70dB的短声引出的反应主要来自耳蜗2000Hz~4000Hz区的)。同时BAEP对V波反应阈值<1000Hz以下的耳蜗功能信息无实用价值频率局限性的限制,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以究其源。故评价BAEP时应加以注意。 总之,BAEP检测是早期发现脑瘫患
7、儿听路损害的重要依据,提示临床医生对该类患儿BAEP检测尽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庆.小儿脑瘫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3164. [2]潘映幅.临床诱发电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266307. [3]张琴,蔡方成,王莉,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诊断化脓脑膜炎听力损害的评估[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9):288289. [4]左后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76. [5]蔡方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小儿脑
8、瘫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3):166167. [6]王穗芳.常见小儿听力筛查方法研究[J].现代儿科杂志,1998,3(3):15415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