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

ID:2035847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孙晷》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孙晷【文章主旨】文章表现了孙晷为人宽厚仁慈,善于保护他人自尊心,体谅他人的难处,并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原文】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为儿童,未尝被呵怒。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薛兼曰:“此儿神明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也。”及长,恭孝清约,学识有理义,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

2、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孙晷传》原文注释译文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是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晷为儿童,【未尝】被呵怒。【未尝】从来没有。未,不。尝,曾经。孙晷很小时候,从未被呵斥过。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薛兼曰:【称】称赞。【谓】对……说。顾荣看到后先赞扬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此儿【神明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也。”【神明清审】神色清明。【志气贞立】有志气。“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一般的小孩。”【及】长,【恭孝清约】,学识有【理义】,

3、【及】等到。【恭孝清约】恭敬孝顺,清廉节俭。【理义】公理道义。等到长大后,(孙晷)恭敬孝顺,清廉节俭,学识符合公理道义,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容止瞻望】容貌举止顾盼之间。【倾邪】偏离。每当独处暗室时,容貌举止顾盼之间也未曾有所偏离。【孙晷】见人饥寒,并周【赡】之,【孙晷(guǐ)】人名。【赡】供给,供养。孙晷看见别人忍饥挨饿受冻,就周济供养他,乡里赠【遗】,一无所受。【遗】赠送。乡人的馈赠,一点都不接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亲故】亲朋故交。【恒】常常,经常。亲朋故交中有几个穷困潦倒年老

4、的,常常前来计要东西,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厌慢】厌烦慢待。人们大厌烦慢待他们,而孙晷看到他们,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逾甚】就是“甚逾”。甚,非常,十分。逾,愉快恭敬。非常愉快恭敬,天冷就同卧,吃饭也同锅,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恤】救济,体恤。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时】当时。【避】躲避。当时收成不好谷物昂贵,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去】离开。【既而】不久。一定在人家离开后才出来,不久亲

5、自割下稻子送给他。乡邻【感愧】,莫敢侵犯。【感愧】感动惭愧。乡邻感动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拓展阅读】《孙晷温恭》讲述的是晋朝人孙晷,从小温恭懂礼。曾劝父母收留了一位远方的叔叔孙谋。孙父病重,便把家产教给孙谋打理。孙谋却与人赌博受人骗把家产全部输光,母亲因此发疯。孙晷带了父母到山上栖身,并不嫌弃叔叔。后来下雨发洪水,孙晷和叔叔救了骗他们家产那些人的命,那些人悔悟后归还了孙家田产。从此一家人又和睦地生活在一起。【练习与检测】(共30分)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斗折蛇行(像

6、北斗星一样)B.乡里赠遗(遗留)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C.欣所逾甚(通”愈”,更加)窥谷忘反(通”返”,返回)D.须去而出(离开)属引凄异(延长)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人多厌慢之故逐之B.而晷见之结友而别C.寒则与同衾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D.或解衣推被以恤之皆以美于徐公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8分)(1)顾荣见而称之称:(2)谓其外祖薛兼曰谓:(3)及长及:(4)并周赡之:(5)乡里赠遗遗:(6)恒往来告索恒:(7)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或:(8)须去而出去: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

7、子。(8分)(1)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2)乡邻感愧,莫敢侵犯。(3)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4)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5.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旁人对穷老者的态度是““,而孙晷对穷老者的态度是”“。(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6.“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4分)【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1.B2.A3.(1)称赞(2)对……说(3)等到(4)供给,供养。(5)赠送(6)常常,经常。(7)有时(8)离开4.(1)天冷就同卧

8、,吃饭也同锅,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2)乡邻感动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3)当时收成不好谷物昂贵,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一定在人家离开后才出来,不久亲自割下稻子送给他。(4)亲朋故交中有几个穷困潦倒年老的,常常前来计要东西。5.人多厌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