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36079
大小:17.3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12
《脑血管畸形的影像诊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血管畸形的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林雪花脑血管畸形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一)、动静脉畸形(二)、海绵状血管瘤(三)、发育性静脉畸形(四)、毛细血管扩张症动静脉畸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72%在40岁前起病约85%发生于幕上,15%发生于后颅凹绝大多数为单发部位:颅内任何部位,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脑皮质病理:畸形血管粗细不等呈团块状:有的血管极度扩张、扭曲,管壁极薄,有的血管较细小,有时可见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有些血管壁仅一层内皮细胞,容易破裂出血。AVM是一种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以及粗大的引流静脉组成的病灶。按照
2、发生部位可分为脑实质AVM、硬脑膜AVM以及混合型AVM等3种类型。AVM异常血管团肿块内部不含正常脑组织。男性,19岁,左顶叶AVM男性,17岁,右额叶血肿破入脑室硬脑膜AVMAVM影像学表现CT:边界不清的混杂密度病灶(无占位效应):等或高密度点状、线状血管影以及高密度钙化和低密度软化灶;增强扫描可见点状、线状血管强化影,亦可显示粗大引流血管影。MRI: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对于后颅窝病灶,无颅骨伪影干扰;对钙化显示不如CTDSA:可直接显示异常血管团,更容易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女,23岁,突发头痛3天男,24岁;外伤后发现
3、松果松区占位3天AVM栓塞术后大多数患者是因病灶出血引发癫痫、头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就医发现。幕上多于幕下,最常见于额、颞叶深部髓质区、皮髓交界区和基底核区50%病例多发病理:由不规则窦状或直径在1mm以上蜂窝状血管腔隙形成,并有血栓形成及胶质组织形成。病灶内常见不同时期的出血、血栓或钙化,内部不含正常脑组织,其周围脑实质常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单核细胞侵润和胶原增生等改变。海绵状血管瘤左侧颞叶海绵状血管瘤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CT: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病灶,密度不均,常无灶周水肿,常伴钙化;合并出血时,短时间内增大
4、,增强强化程度与灶内血栓形成及钙化有关MR:表现非常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病灶中心代表亚急性-慢性出血的不均匀高信号区和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完整低信号环,“爆米花”状。DSA:常无异常发现。无血栓部分可明显强化左侧额叶、基底节区海绵状血管瘤,左侧额叶静脉畸形女,5岁,头晕呕吐一周静脉畸形静脉性血管瘤:大脑或小脑深部髓质内多支扩张并呈放射状排列的髓质静脉,汇入一支增粗的中央静脉向皮质表面和静脉窦或向室管膜下引流。好发于侧脑室前角附近髓质区,其次为小脑深部髓质区大脑大静脉畸形(Galen静脉瘤):①动-静脉瘘型:一支或多支动脉与大脑大静脉
5、系统的深静脉间直接交通②AVM型:丘脑或中脑AVM经大脑大静脉引流Galen静脉瘤动-静脉瘘型Galen静脉瘤AVM型女性,46岁,左小脑半球静脉畸形男性,20岁,左小脑半球静脉畸形男性,26岁,肢体抖动男性,55岁,MRI提示左额叶静脉畸形女,21岁,右侧小脑半球静脉畸形。CT:平扫一般无异常,粗大的静脉可呈条状稍高密度,增强明显强化。MR:可见流空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卫星状或管状血管汇入粗大引流静脉或向硬脑膜窦或室管膜静脉引流。SWISWI对脑静脉血管瘤的显示较常规MR序列更为敏感,为脑静脉血管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方
6、法。SWI上表现为典型的“海蛇头”样低信号,与增强T1WI表现相似。毛细血管扩张症文献报道占CNS血管畸形16~20%。临床:一般无临床症状,个别有抽搐、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可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病理:棕色或粉红色多发小病灶;显微镜下由扩张的毛细血管构成(50~150μm),毛细血管病缺乏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可与海绵状血管瘤并存。影像特点:边界不清小病灶,病变之间有正常脑组织,典型者增强后呈毛刷状强化。CT:典型表现为小的稍高密度结节,可伴钙化,增强扫描典型者边缘呈毛刷状改变,CT可为阴性。MR:T1WI多为阴性,T2WI及FLAIR
7、T2WI50%表现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典型者边缘呈点状或毛刷样强化。脑桥左侧及左侧基底节区毛细血管扩张症T1WI、T2WI阴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陈旧微出血灶?小结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海绵状血管瘤:黄铁血黄素沉着,“爆米花样”发育性静脉畸形:SWI/增强;“海蛇头”样毛细血管扩张症:SWI;毛刷样强化。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