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1799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领导管人,流程管事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有一个产前准备的环节。就是在正式生产之前,要先做好物料、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检查这些要素的到位情况。如果这些要素不能及时到位,生产活动是没有办法正常进行的,即便勉强开工,也会异常状况不断。管理活动有一个类似的阶段,我把它叫管前准备。就是你在管人之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什么事情呢?就是让被管的人对你有起码的认同度。一、先认后管管理源于认同管理者一定要知道,管人之前有一个前置动作:培养下属对自己的认同度,让他认你这个人。这个动作不可能在管理过程中达成,因为管理过程中产生得更多的是对立:你管
2、他,他肯定不乐意接受的,产生抵触乃人之常态。新的管理者进入一个企业,刚开始一般都很难有所作为,就是因为缺乏下属的认同;企业从老员工中提拔领导也都比较注重大家对这个人的评价。这都说明,认同是管理的前提。中国人特别认人,西方人更多认规则。西方人认规则有时候都到了死板的地步。我有一个在德资企业做过技术总监的朋友说:德国企业的技术部门的规矩定得很死,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任何一点技术上的改动,都必须汇报到德国总部,然后通过复杂的程序转回来,才能实施。非常死板。但是,德国人的死板造成了精确。死板就是机械,机械就是精确,精确就是质量。死板、机械、精
3、确、质量,正是这样一个没有人情化的链条,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而咱们中国人特能变通。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好说,咱们之间好说。意思是:什么规矩都不会跟咱们自己人过不去的。在自己人面前,规矩算个啥?所以,相对而言,中国人认的是人,西方人认的是规则。如前所述,中国人认人是因为不信神,中国文化是无神论。一个不信神的民族当然得信人,靠对人的认同度维持了。一个如此庞大的不信神的社会群体,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从天主教、基督教到伊斯兰教,我们都看得出,一个庞大的群体是需要神的。他们要用神来培养人的敬畏心。因为人总得怕点什么,一个人谁都不怕,谁
4、管得了呢?他又服谁的管呢?所以,神的存在实际上是让人形成约束自己的习惯。没有了神,人就没有了对神的畏惧,自然要靠人对人的畏惧。所以,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没有说君子要畏神灵。这也导致了我们的文化成为了等级文化,在这种文化的设计中,人与人就是不平等的。中国文化不信神,它强调对人的皈依,强调对人的归顺。《水浒》中的宋江闹了半天还是想朝廷招安,准确地讲,他是谋求心灵的招安。宋江在梁山时,一天到晚忐忑不安,他不是怕别人攻打他,而是他觉得自己最后落草为寇,这一辈子没有办法跟列祖列宗交代,他的心灵要寻找一个归宿。所以,
5、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在中国的文化和管理中,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课题。在中国的企业做管理,不要把管理制度看得那么有用,首先要看人与人的关系。你要管好他,先要让他认同你。就是说,在你的管理的动作还没有实施之前,就要改善你和下属的关系,提高他对你的认同度。我们在企业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你是谁呀?、你算老几呀?,意思是:说话者的身份比说话的内容要重要得多,管理者的身份比管理的方式重要得多。这个身份当然是指被管理者认同的身份。所以,没有认同,人与人的管理就无从谈起。二、先帮后管认同源于帮助怎样才能让下属认同你?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让下属佩服你。中
6、国的管理者要想管好人,就得好好做人,如果做人不行,一切免谈。克林顿闹了荒唐的事还能做总统,但在咱们中国不行,中国人不佩服这样的人。第二个方法:给对方好处,而且是先给好处,才能管好他。有的企业老板经常说:员工只要帮我做出业绩,我绝对不会亏待他的。错了!做老板的就得先付出,先帮才能后管。先帮后管这句话不仅是对老板而言,各层级的管理者对下属也都只能这样。先帮后管就意味着可能会白帮了。你帮了下属,他可能什么也不报答你,不仅不报答,反而会说:你给的那点好处算什么?我在别的企业会挣得更多。也许刚到你这个企业时他一个月拿三千块钱,两年后你给他加到
7、八千了,你以为他会对你感恩戴德吗?说不定哪天他会跟你说:刘总啊,你不知道,隔壁的马总找我好几次了,月薪一万让我去,我没去,因为你是个好人。这是表扬吗?不,是给压力。意思是你这个老板要识抬举,你是给了我八千块钱,可我给你多大的面子呀?别人给一万块钱我都不要,就要你这八千块钱,你还不知足吗?到头来,你还要感谢他。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给了也白给。既然给了可能白给,那我们能不能不给?或者等得到了再给呢?不行!做为管人者,你就得准备先付出,哪怕没有回报也必须如此,这就是管人者的命。谁叫你带兵呢?你当老大就得准备牺牲。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做了
8、上司、做了领导、做了老板就可以痛快了。就管人而言,反而会更不痛快。做领导的就要有付出的心态。要能接受别人的恩将仇报,而不是动不动就想以仇报仇。当然,更要学会恩而不妄施。我经常遇到有些老板诉苦:又被一个下属坑了一把,这个人不仅自己走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