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

ID:20272114

大小:20.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成果总结为适应国家与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需求、满足学科及科研交叉扩展发展的新规律,华南理工大学于1995年在国内率先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行宽口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将机械制造、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合并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项目组根据新型工业体系发展迫切需求、结合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规律、在学校大学科专业与科研发展的实际要求下,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机床、刀具、夹具、工艺及切削理论等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缩减了学时,于2001年在国内率先出版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文版国家规划教材,且得到良好的普及应用。迄今,全国有46所教育机构、大专院校

2、选用该教材,发行量超过3万册。与此同时,项目组结合广东省家电、汽车、模具等优势制造行业与学校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和实践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大胆革新:以制造工艺为主线,融合切削变形测量、切削力测量、刀具角度测量、加工精度测量与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创新机构自主设计与制造等若干模块化实验,构建了综合性的课程创新实验平台——机械工程实验分中心,面向教学-科研-学生研究计划—课程创新竞赛等服务。该平台是“工程训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部分,对机械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的日趋世界化,项目组于2002年率先在全校试行双语教学

3、。在已有优质中文教材基础上,项目组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编写出版了面向双语教学的优质英文教材《Fundamentalsofmachinemanufacturingtechnology》;同时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的教学合作,如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举办“3+2”本-硕学位联合培养试点班;定期邀请昆士兰大学、剑桥大学教师给本科生进行短期授课或开办课程讲座等。近年来,项目组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编写了多媒体网络课件,建立了电子资源库,形成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教学到网络自习、从知识继承到知识创新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使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

4、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广东省名牌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建设项目组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学科扩展渗透及交叉融合的发展规律及国际大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确立宽口径专业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要求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对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工程”等专业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决定将原来机械制造专业的六门专业课(金属切削原理,刀具设计,机床概论,机床设计,机制工艺

5、学,夹具设计原理)整合优化、有机重构成为一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并将该课程定位为学科基础课,做到基础扎实、重点突出,结构紧凑,内容先进。项目组根据新的课程内容与体系,于2001年编写出版了与课程相配套的中文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该教材自出版以来,被国家教育部评选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6年该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至今已重印4次,发行量超过3万册,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根据出版社统计,全国选用本教材、直接向出版社订购的本科院校就有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46所,反映该教材具有较大的影响面和较强的辐射作用,被使用

6、学校、同行专家认为“是一本高质量教材”(湛江海洋大学)、“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庞思勤教授)和“难得的教学参考”(广东工业大学魏昕教授),“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该教材获广东省第五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①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项目组以“重基础、低重心、广知识、少学时、精内容、宽适应”作为课程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重基础”就是着重基本工程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工程规律,淡化细节,辅之以工程实例分析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低重心”力求课程内容的浅显易懂、易记和易学。“广知识、少学时、精内容”看似矛盾,实则可以统

7、一,课程既要覆盖传统的机械工程冷加工范畴所有的知识点,又要增加先进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并涵盖机械加工的自动化进程。知识点广而又要“少学时”,内容上就要做到重点突出,选材精练,学时合理分配。“少学时”将过去6门课的总学时数360学时压缩了约80%,减少至62~70学时,为学生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修读选修课提供了可能,对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积极作用。有了“重基础、低重心、广知识、精内容”作为前提,则课程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宽适应”就有了保障。课程将传统的机械冷加工系统作为讲述对象,进行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