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

ID:20268160

大小:1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9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河中石兽》同步练习(新版)语文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河中石兽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晚年自号白云,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进士,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2.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曳铁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2)古今异义①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a.与“湿”相对,b.做,读gàn)②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读)③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④是非木杮(古义:代词,此,

2、这;今义:常作动词,表判断)⑤但知其一(古义:只,仅仅;今义:表转折,但是,却)(3)一词多义【之】①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十余里这件事)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③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为】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②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其】①其反激之力(代词,代指河水)②如其言(代词,代指老河兵)(4)特殊句式倒装句①求石兽于水中。(状语“于水中”后置)②果得于数里外。(状语“于数里外”后置)省略句①以为顺流下矣。[省略主语“大家”

3、,即“(大家)以为顺流下矣”]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省略介词“于”,即“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3.主题解说这则故事用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4.重点突破(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提示一: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6提示二: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轻浮,石头埋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沉越深,只

4、能就地挖下去找。提示三: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轻浮,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成陷坑,渐渐地越冲越深,当坑洞大到石头的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坑洞中。像这样不断地冲,石头不断地滚,一直滚个不停,最后石头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2)谁的方法正确?为什么?提示: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5.难点攻克文章最后一段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5、?提示:作者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提醒人们考虑事情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要因为知道一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6.结构图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纪昀(  )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曳(  )铁钯(  )是非木杮(  )湮于沙上(  )啮沙(  )溯流逆上(  )臆断(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一寺临河干(    )(    )(2)山门圮于河(    )(3)阅十余岁(    )(4)求石兽于水中(    )(5)竟不可得(  

6、  )(6)曳铁钯(    )(    )(7)尔辈不能究物理(    )(    )(8)众服为确论(    )(9)然则天下之事(    )(10)可据理臆断欤(    )3.下面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棹数小舟          B.一讲学家设帐寺中C.石必倒掷坎穴中D.渐激渐深4.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河中石兽》的作者是________,字_

8、_______,________代学者、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6.关于本文内容,下面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B.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