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ID:202681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4

上传者:U-2494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_第1页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_第2页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丁字沽小学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讲稿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应该对教育活动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追求,有独立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境界。第3节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一、世界是综合的人类为了认识世界非常聪明地将世界分割开来,进行了抽象的分析。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可是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的变化,自然现象也好,社会现象也好,依然是浑然一体的。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向我们诠释了为什么说世界是综合的,发人深省,令人回味。这个例子是:当你面前放着一杯水时,你可以从物理的角度去分析:它的体积、重量、温度;也可以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它的成分、新鲜程度;还可以从营养学角度去分析:有多少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有多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水还是那杯水,也仅有一杯水。也就是说这杯水是综合的,问题在于你能不能运用所学对这杯水来进行分析,世界上的万物都如同这简单的一杯水,是综合的,谁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二、高分低能的本质——知识的割裂根据比较,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数量上并不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所学的知识少。我国高中所学的许多内容在国外要到大学一二年级才学习。而且,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却一筹莫展。 一位教初三的数学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教师说:“不知道”。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教师反问同学们:“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比如“量量?”同学们受此启发,觉得茅塞顿开,又异口同声地说:“你给我们尺子。”教师说没有。“那就没办法了。”教师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启发“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吗?”“对呀!我们的身高、臂长、肩宽都是尺啊。”很快,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学生却一筹莫展。不能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就像杂乱无章的仓库,所存物品数量虽然不少,可惜实际需要运用的时候却无法有效调动。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活学活用到实际生活中。三、知识的综合与知识的综合教育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说过:“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可是现在最缺乏的恐怕就是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的教师。可见,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它提出了三个相关的要求:第一,教师综合意识与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第二,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培养适应综合性教学的新师资;第三,改进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结构,突破单科进修的固定模式,为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机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这样的人需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能做出合适明确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相应地课程应涉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由此观之,现代教育强调培育学生成为真才实学、兼通科学与人文,能深刻认识传统与现代、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能力——所谓“才学通天人,睿智识古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还必须实现以综合为导向的转变。 我们教师肩负着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新课程的理念要内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漫长的路要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将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用新理念提升教学的品质;用新理念重塑教师的行为;用新理念改变学习的方式。谢谢大家!201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