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34204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9
《《蒹葭》洪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蒹葭》教案苏州工业园区第七中学洪越教材分析:《蒹葭》是古典诗歌鼻祖《诗经》中的有影响之作,学会阅读《蒹葭》,也就学会阅读了这一类的《诗经》作品。在教学设计上,读《诗经》应该和读唐诗宋词不一样。要抓住《诗经》作为诗歌“源头”的特点,诗歌以写意为主的风格。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品读来了解《诗经》。抓住语言,从此入手,在反复吟诵中,让学生读出画面、图像,最后读出诗歌深层的意蕴美和朦胧美。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与欣赏中体会诗歌独有的美。2.了解诗歌重章叠句的手法,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自己的解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后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
2、意蕴美和朦胧美。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导学生读出对这首诗深层内涵的意蕴美,学会读懂读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这里说的“诗”,大家知道指的是哪一部作品吗?对,这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最早被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就被称为《诗经》。因为古人认为经过《诗经》的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诵读《诗经》中非常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共同体会其中的无穷魅力。二、诵读诗文,读出诗韵美1.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录音中的诵读,注意字音和节奏。(听了
3、一遍朗读,看看还有没有读不准的字音或者不理解的词、句?请提出来)2.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大声地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节奏,还要读出韵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自由地大声地陶醉地自我诵朗,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诗的美读出来,至少读两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等一会我们请一些同学来读给全班同学听。现在开始。4.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同学朗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地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5(同学诵读,同学点评。点评时要求说出理由。教师适时地进行诵读指导,注意这首诗歌的特点,请同学说
4、出这首诗的特点,以及应该如何处理朗读)教师点拨:每一首诗的朗诵都要结合这首诗的特点,大家觉得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①诗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②这首诗是民间诗歌,是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的。为了容易记忆,便于传播,在结构上就形成了重章叠句的格式。所谓重章,就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组成,而各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的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叹,形成回旋跌宕的效果。当然在这种重复中还是有变化的,往往在反复咏叹中内容上、情感上是逐层推进的,从而更加突出主题。5.再次全班同学共同吟诵这首诗,要求读出这首诗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
5、重章叠句的美。三、深入诗文,品出意蕴美1.事实上,诗歌要读出味道来,最重要的还是要读出感情。这首诗到底向我们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再一次来聆听诵读,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尽情的想象,看看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听两遍。2.放朗读两遍。3.在听读欣赏的时候,老师观察到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沉浸在了《蒹葭》的世界中了。我想请同学说说你此刻对这首诗的感受或理解。(同学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根据内容判断: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清晨、秋季)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的元素。教师总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歌把我
6、们带进了深秋季节。深秋的景色自有一份不能割舍的悠远与悲怆。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忧郁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渲染了妙不可言的意境。(齐读诗歌)4.带着这种感受与理解,老师想请同学再次来朗读这首诗,希望在你的朗读中让我们听出你对这首诗的的解读。(教师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教师:谢谢两位同学的朗读。老师此刻已经不想对他们的朗读作技术上的点评了。我相信,同学都是用心在读,都在尽力读出自己对诗的解读,我们也能感受到,两位同学在解读上的差异。刚才在前面老师为大家放的三次朗读录音,我们也能发现,朗读者配的音乐不同,对诗的朗读
7、解读也不同。我想,真正美的诗歌,就是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能和作品产生极大的共鸣。但是我们又有遗憾,无论欣赏谁的朗读,谁的解读,我们都会感到我们无法完全把心中感受到的那份美,那种特有的意境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5.研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我认为还是诗歌中的“伊人”实在为我们留出了太多的想象空间。那么,诗中的“伊人”究竟美在哪里?诗人是如何传达出这种美的?(幻灯片出示)要求学生从文本的词句、手法角度的分析中来读出这种美。教师总结:5全诗营造了特有的意境美、朦胧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
8、上下追寻,欲罢不能,历经艰辛,可是伊人只是“宛在”,觅之无踪。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主观情愫,以及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诗人恰当的设置了作者,诗,读者的审美距离。诗人把伊人放在距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