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

ID:20228556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1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_第1页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_第2页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_第3页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_第4页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历史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二、回顾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对比了解该段时期文化的发展。三、自学教材,提出问题。四、网络搜索,积累知识。二、教学课题知识目标1.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2.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3.掌握郦道元和《水经注》。能力目标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

2、,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2.通过本课学习,应该学习祖冲之、贾思勰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教具准备1.投影仪、电脑。2.小竹棍若干(学生也准备)。3.方木块(学生也准备)。●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等的生平等内容,都可以用此法。2.图示讲解法。因为本课内容属自然科学范畴,不易理解。特别是圆周率的推算方法,只有结合图示,才容易取得较好效果。3.动手实践法。像“算筹”,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上一些数字或计算,才能对

3、这个概念有较深地了解。4.讨论法。对于祖冲之、贾思勰等人闪光的一些东西,应让学生联系现实讨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些历史人物。5.归纳法。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既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又提高了归纳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也是上面内容,通过电脑把制作的多媒课件打到屏幕上,让学生对祖冲之山和祖冲之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祖冲之本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百度百科】祖冲之星和祖冲之山http://baike.baidu.com/picview/536552/536552/0/fab3ac11a03cad40ca80c4ca.html#albumi

4、ndex=0&picindex=1[板书]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生平【百度百科】祖冲之http://baike.baidu.com/picview/536552/536552/0/8605f5f800614c31d9f9fdc8.html#albumindex=0&picindex=0[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00),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字文远。范阳(今河北涞水县北)人。西晋末年,祖家从北方南迁。他曾任刘宋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从事史,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令;萧齐长水校尉,掌管禁卫军守卫京城。曾写过《安边论》,建议齐明帝“开屯田

5、,广农殖。”但他的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教师过渡]刚才我们提到了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大成就。那么,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哪些贡献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个问题:祖冲之和圆周率。[板书]2.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本目的内容阅读一下,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学生看书]……[教师提问]请大家归纳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生归纳](1)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

6、50秒。(2)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3)他设计制造的水碓(duì)磨,能同时舂米、磨面。(4)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5)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百度百科】缀术http://baike.baidu.com/view/538170.htm[教材讲解]课本上提到的“前人创造的割圆术”,指的是刘徽创造的割圆术。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割圆术。(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后面“活动与

7、探究”一的图形)刘徽认为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其周长即愈益逼近圆周长。“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由此可以看到,刘徽已把极限的思想应用于圆周率的计算。刘徽应用割圆术,从圆内接六边形算起,边数逐步加倍,直算至圆内接192边形的面积,求得圆周率π=3927/1250(相当于3.141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据。在实际应用时,他则主张采用π=157/50(相当于3.14)。到祖冲之时,求出了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