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想象·融情·理解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

ID:20203663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0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_第1页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_第2页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_第3页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_第4页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知·想象·融情·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知·想象·融情·理解摘要:从接受美学视域,舞蹈鉴赏被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心理:是指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活的自由心情——动情之处,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接受主体对舞蹈作品的把握直接影响作品的生命价值。当你欣赏杨丽萍的新作舞剧《孔雀》时,可能瞬间地感到物我合一,这便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从审美直觉开始,经过想象、融情、理解等,完成由低层向高层次推进的有序的审美认识工程。  关键词:舞剧《孔雀》;感知;想象;融情;理解  :J723:A:1005-5312(2012)32

2、-0135-01  《孔雀》,诞生于“原生态”的大森林里,沐浴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雨露;《孔雀》成长于“新东方美学”的孜孜追求之中,以精粹的肢体语言艺术,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即一个生命轮回的寓言。其“哀而不怨,感而不伤”,以慑人心魄的美艳和震撼人心的哲理,营造出了以往舞剧所缺少的如同西部阳关一般透彻而清新的审美效果,把大众引向了一个极富魅力的审美王国。怎样领略“生命本真”的美,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本文从感知、想象、融情、理解方面进行审美解读。  一、感知:舞蹈审美的心理逻辑起点  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作为感性认识阶段的一

3、种初级的审美心理形式,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所以也可说是“直觉”。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的感觉器官,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舞蹈审美活动也不例外。舞蹈以人的外在肢体运动为手段,抒发内心世界的情感触动。当舞蹈肢体运动的力度、速度和构图的组合直接刺激观众的肉眼;舞蹈艺术形象给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一个美的撞击时,就带来了不同感官、不同程度的生理上的快感、精神和情感的愉悦。杨丽萍的舞剧《孔雀》在国家大剧院一拉开帷幕,熟悉的充满力道而有韵味的舞蹈体姿、不同凡响的艺术造型和美轮美

4、奂的声、光、电舞美效果就深深地吸引着观众——无需解说,不用深思,职业人士也好,休闲、消遣的观众也罢,剧场所有的人心都不同程度地沉浸在审美感知的逻辑起点之上。  二、想象:舞蹈审美的“接受”桥梁  想象是一种运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创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审美想象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情感的驱使下,为实现审美理想而自由发挥的一种想象,它一般不受现成描述或现有形式的约束,而是根据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将记忆中的表象改造、加工、粉碎、整合,创造出与主体审美理想一致的崭新的形象。罗马时代的斐罗斯屈拉特曾说:想象“是用心来创造形象”①。  审美想象与舞蹈鉴赏有什么关

5、系呢?在舞蹈鉴赏活动中,审美想象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能跨越时空,突破物质与精神的界限,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将表象自由地组合或拆散,借助想象来填补作品的“空白点”,去赋予作品中的“不确定性”以确定性,从而获得新的审美意象,进入新的审美意蕴。在舞剧《孔雀》中,一舞者在一个2米高、1.5米直径的高台上不停地旋转了2个小时之久。这个带有“炫技”的色彩的“旋转”动作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是时间的永不停歇还是四季的周而复始,或是空间的无限之有限?是情感的缠绵纠结,还是心灵叩问的无休无止……想象推动审美过程中的美感沿着不断深入的航线行

6、进。  审美的自由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都主要表现为以粘合、分割、夸张、变形、浓缩、组合等手法对原有表象进行改造,以形成一个崭新的意象世界。想象是“自由”的,又是“合规律性的”。《孔雀》的舞台寓意大自然,“直抵人类爱与恨、罪与罚、宽恕与忏悔、觉知与释然的灵魂家园。”其想象正如康德所说,想象的“自由”,不是天马行空的漫游,它是“合规律性”的自由;想象的“合规律性”,不是作茧自缚的约束,而是处处体现着“自由”。在审美想象中,“自由”和“合规律性”是有机统一的。审美主体运用自己本来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它参加到审美对象当中去,和它的内容联系起来

7、,从而获得对审美对象的深刻理解。  三、融情:舞蹈审美的意象中介

8、J723:A:1005-5312(2012)32-0135-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