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01394
大小:84.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9
《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率先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连年丰收,农民首先受益,很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因体制改革还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此后的三农形势,时好时差,时晴时阴,变化不定。当下,我国己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三农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参考。一、农村己经进入建国以来第三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5年多来,党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
2、措施。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发了5个一号文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5年,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免除农业税费,给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大量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重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免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费、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实行农村低保;200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为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农民工待遇、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作出了
3、政策性规定;2007年设立了成渝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农村进一步改革的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大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农业巳连续4年丰收,粮食总产由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07年的10030亿斤,农民收入连续4年大幅增加,从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农民生活普遍提高,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多项社会事业稳步前进。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农村巳经进入建国近60年以来的第三个黄金发展时期。第一个农村黄金发展时期是1949年-1955年。这6年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4、(平均每年递增9.34%);粮棉连年丰收(粮食平均每年递增8.43%,棉花平均每年递增22.7%);农民收入平均递增约10%;那6年农村百业兴旺,欣欣向荣,全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167万人增加到1955年的61465万人,每年净增1216.3万人,最高是1954年,当年生了2051万个孩子,净增1470万人,出现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二个农村黄金发展时期是1978年-1984年。这6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9.4%,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4.95%,棉花总产平均每年递增19.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
5、57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3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15.1%。这6年,正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农民得到自主和实惠,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农村形势都很好,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好局面。第三个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从2004年开始的,同前两个黄金时期一样,也是通过党和政府实行惠农、支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结果。现在巳进入第5个年头,只要这种惠农、支农政策能够坚持贯彻下去,不仅能够实现持续6年的好形势,而且这种好形势还能够更长期持续发展下去。中国农业的潜力还很大,中国农村的潜力还很
6、大,中国9亿农民的潜力还很大。为什么以前两个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只持续了6年就变了。回顾总结,作一个反思,可以看到:不是天时变了(1956年、1985年气候正常),也不是地利变了(耕地并没有减多少),而是因为我们的惠农、支农政策变了,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举一个大家还记忆犹新的例证:1984年,农业特大丰收,粮食达到8146亿斤,棉花达到12516万担的空前水平,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财政部门喊出了棉花越丰收财政越困难等理论,政策部门就改变粮棉收购政策,大幅降低粮棉收购价格。1985年粮食减产7%,棉花减产
7、33%,从此中断了第二个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徘徊期。二、当前三农形势仍很严峻不是说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黄金时期了吗?怎么又说三农形势仍很严峻?这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了。经过近60年的建设,我国现在巳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对于农村农业的要求不一样了。在1949年-1955年和1978年-1984年那两个时期,中国还处在农民占80%左右的农业社会,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就上去了,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安则国家安。现在不同,农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以下,农业兴,百业未必
8、兴,相反,农业发展要靠二、三产业的带动,受到二、三产业发展的制约。这是一。其次,上两个黄金时期,都是通过大的体制性的改革而取得的,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一次,还只是进行了税费改革等较低层次的改革,体制性的大改革还未启动(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