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21550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研究课题组一、解决好“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
2、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北京是国家首都,是迈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农业与农村发展在北京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推进郊区发展和做好“三农”工作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近两年针对新阶段和新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是为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从2003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全市郊区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对“三农”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二是结合全市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04年,全市共出台涉及“
3、三农”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文件71项。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3号文件,对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部署。为落实文件精神确定了19项折子工程,初步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新格局。三是市级各职能部门开始把工作范围和重点向郊区延伸。2004年,政府投资的增量全部投向远郊区县,其中市发改委用于郊区建设的政府投资达到了58.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67倍;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20.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1倍。(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经过多
4、年的发展,郊区农村凭其相对富足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腹地。正如市委书记刘淇同志所指出的“郊区发展空间广阔,投入成本低,发展资源丰富,蕴藏着加快首都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区,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发展区。”在首都北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郊区农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步成为投资建设的热点和亮点。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郊区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制约郊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不同程度地
5、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三农”依然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机制、旧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对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仍然很大,深化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郊区与城区相比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很大,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更大,道路、通讯、医疗、环境卫生等诸多方面还相当薄弱。农村的文化、体育设施匮乏,文化体育活动相当少,农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低,后顾之忧严重。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不和谐的助推器,是和谐的拦路虎。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北京农村经济发
6、展就北京郊区农村而言,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具体行动,就是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毫不动摇地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明确新时期农村发展方向,把握发展趋势在郊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要认清新时期郊区农村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北京“三农”工作的三个大背景。一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奥运会是全面展示北京形象的大舞台,农业、农村、农民也要在全世界面前亮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农”工作也代表着北京、代表着中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北京“三农”工作取得较大的进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
7、式,保持农村稳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是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把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这三个定位,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主要是保持好就行。最难的是“宜居城市”,而建设“宜居城市”最重的任务在农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区域功能定位基本清晰。“三农”工作要自觉地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功能定位为坐标,主动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三是资源承载量。包括能源、土地和水资源,这些资源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其对
8、经济社会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作为首都,郊区农村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服务”的意识,自觉地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三农”问题。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一切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上述“三大背景”的清醒认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