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

ID:20186692

大小:389.0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8-10-10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_第1页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_第2页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_第3页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_第4页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本节主要内容框架:一、人格心理学发展简史(一)起源(二)建立(三)发展(四)现状和趋势二、主要研究领域三、主要研究取向四、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一)人格心理思想的起源1、源于对人性的探讨中国古代关于人性论的六种说法:★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亚里士多德)★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世硕)★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性善论(孟子,董仲舒,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性恶论(荀子、基督教“原罪说、霍布斯)★善恶混论(扬雄)2、其他早期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习性论人格分类思想理想人格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评估人格分类思想孔子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从性格上把人分为狂者,中行

2、,狷者三种;从人生境界上把人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五种。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四体液说;公元2世纪古罗马名医盖伦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人格形成和发展思想“染积说”: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最早提出“染”的概念的是墨子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的能动作用体现为“接受和积累”。对此,荀子用一个概念“积”来表述。其意是说,人只有不断接受,长期积累外界信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又说:“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究竟哪些外在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发生“渐染”

3、作用呢?古人认为,家庭、师友、邻里、社区、民族、教育(教学)、圣人之言等都对人格的形成发挥“渐染”作用。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慎交友”、“慎居处”、“慎择师”等等。阶段说古人不仅认识到人格的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认识到人格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发生质的飞跃。孔子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淮南子》也写道:“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是强暴,老则好利。一人之身既数变矣。”这一点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其一致性。差异说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所言“

4、生而同声,长而异俗”等,都道出了人格发展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性质的差异。不仅如此,古代思想家还认识到由于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造成的早晚差异。如三国魏时的刘劭就说:“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而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无智而终无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早期的人格评估思想★孔子的“听观法”:“观其所由,察其所举,视其所安”。★诸葛亮的“知人七法”★魏征的知人“六观”法:“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庄子的“九征”法:“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

5、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诸葛亮“知人七法”: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实,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约定之意)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些方法都体现了面试、观察、问答、心理测验、气质评价、情景模拟等测评方法和思想。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特定情景,诱导出所要观察的行为品质。如果以现代心理学观点审视古代人格鉴定方法,则主要有谈话法、调查法、观察法、情境法。除此而外,还有一种方法是活动产品分析法(二)人格心理学的建立西方古代与近代思

6、想史上的有关人格心理学的思想与观点对于现代心理学家创立科学的人格心理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直接导致人格心理学产生还有重要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这些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心理测量运动,一个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1.心理测量运动人格心理学并不是直接起源于正统的心理学,因为以冯特为代表的正统心理学只重视研究一般的、普遍性的心理规律而不考虑个别差异问题。西方科学史上最早发现心理个别差异问题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天文学家。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马斯基林发现其助手金内布鲁克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总是比自己的观察记录慢十秒,认为助手粗心而将其辞退,几年后另一位天文学家贝塞尔注意到这

7、件事,并加以系统研究。贝塞尔还根据人们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计算出“人差方程式”,以便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差异能在天文计算中消去,使天文观察记录更加准确。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引起科学界对个别差异的重视。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他对个别差异与心理遗传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名著《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1883),标志者个体差异心理学及其心理测量运动的开始。提出了优生学,开创了用统计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品质的先河。卡特尔首先创造性使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