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82216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失笑丸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失笑丸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关键词】失笑丸;痞证;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慢性萎缩性胃炎[摘要]目的:评价失笑丸汤剂对慢性萎缩胃炎(CAG)中瘩证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型的疗效。方法:门诊52例CAG属中医痞证,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型,给失笑丸汤剂,1剂/d,水煎分2次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轻型服1个疗程,中、重型服2个疗程以上。结果:总有效率达%。结论:失笑丸是治疗CAG,中医痞证的一首行之有效的方剂,可推广应用。[关键词]失笑丸;痞证;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1]。笔者在临
2、床中统计自2001年12月至XX年5月我院内镜诊断CAG的病例,以中医痞证就诊的CAG占到%,故以痞证入手,以失笑丸汤剂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随证加减,自XX年5月至XX年5月治疗本病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患者52例,年龄18岁~74岁,男24例,女28例,均经我院胃镜及病理诊断为CAG,部分有不典型增生及肠化,合并浅表性胃炎者26例,中医诊断均为痞证,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型,其他类型不在收治范围内。治疗方法失笑丸汤剂基本方药:枳实6g,厚朴12g,炒黄连6g,干姜6g、清半夏8g,炒麦芽18g,党参12g,炒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8g。
3、加减:根据胃镜所见用药:胃黏膜变薄,色泽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属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胃供血不足加人参5g,阿胶2g、鸡血藤15g、黄芪20g;透见黏膜下血管呈网状,色泽以红相为主属气机不畅,胃络瘀血阻滞较甚,加五灵脂10g,青皮、红花6g,桃仁、当归、川芎、丹参各10g,三七用至3g;胃液少,黏膜干裂,属胃阴不足,津夜亏乏加生地、乌梅、山楂各10g;有胆汁返流者属肝胃不和,肝气犯胃,加柴胡6g,郁金10g,竹茹5g,有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加夏枯草、三棱、莪术各10g、白花蛇舌草15g;查见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加蒲公英15g、黄柏6g、山豆根6g、紫花地丁15g,桂枝12g,黄连6g。1.
4、3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如下: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消失;好转:临床主要症状好转,次症减轻,胃镜复查慢性炎症好转,活检组织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减轻;无效:达不到好转之病例。2结果52例中治愈36例,占°/。;好转12例占23%;无效4例,占°/。。总有效率°/。。3体会CAG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胃黏膜炎性病变,属癌前病变。其发病机制多由不同致病原对胃黏膜屏障的损伤,使胃黏膜结构发生变化,形成自身抗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弥慢性病变;又因炎症致胃黏膜的损伤,黏膜长期
5、处于瘀血缺血状态,黏膜不得濡养,腺体被破坏而萎缩;或胆汁返流,由于胆盐的作用,使黏膜的脂蛋白层自然保护屏障被破坏,而胃液中的氢离子弥散进黏膜,HP感染,引起水肿炎性改变,最终导致胃黏膜明显萎缩变薄。CAG病位在胃,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郁滞,气机不利,胃失和降[3]。CAG是慢性病,反复发作,治疗中“调”非常重要,正如《脾胃论》中所言“善治者唯有调和脾胃”。《慎斋遗书》言:“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治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3]。失笑丸又名枳实消痞丸,系李杲《兰室秘藏》之方。方中黄连、干姜并用,一苦一辛,一散一降,则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为治痞之要药。然痞结于中,
6、则气壅湿聚,必渐至痰食交阻,故以枳实破气,厚朴散湿,麦芽化食,半夏行痰,自无胶固难愈之势。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四君子汤坐镇中州,祛邪扶正。本方以运脾为主,寒温并用,消补兼施,与病证丝丝如扣,故疗效显著。另外HP是CAG重要致病因子之一,根除HP既能提高其治愈率又能防止复发。药理研究,黄连、紫花地丁、乌梅、桂枝等均有不同程度抗HP作用。桃仁、当归、赤芍、川芎活血化瘀药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组织修复和细胞再生,提高胃组织中具有保护黏膜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含量,保护胃黏膜。健脾益气药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故能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作用,防止HP等病原微生物
7、侵袭,清热解毒中药也有类似作用。CAG患者常处于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硒等状态,黄芪、当归、丹参、生地黄、乌梅、山楂等含有丰富的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故有利于CAG的恢复[1]。参考文献:[1]吴沛田.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毒论治[J].中医杂志,XX,46(10):735.[2]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刘启泉,王志坤,杜艳茹.“一降、二调、三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J]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