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ID:2017954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_第1页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_第2页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_第3页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_第4页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世明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  1论治颇重肝、脾、肾三脏  黄老师认为肝为五脏之一,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司血之贮藏,更兼有调节血液之用,故人体生命活动赖以维持的基本物质气血,均系其生理范畴。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常累及脾、肾等,临床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多为肝失条达,脾胃失调,脾失健运,即“肝木乘脾土”。反之,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而致肝病[1]。临证中,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呈抗病毒能力缺陷,疫毒滞留肝脏,致使慢性乙型肝炎经久难愈。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而脾胃之运化赖肝之疏泄,肝胆受病最易传脾,呈现肝郁脾虚,木乘脾土,运化失

2、常,“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失和降,故肝病传脾或肝脾同病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当予以高度重视。治当补脾调肝,顾护胃气,常用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由于肝脏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因而病理常呈可寒、可热、可虚、可实的特殊性。故肝脏受疫毒病邪之侵袭,势必造成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当详察病情,明辨寒、热、虚、实的病理病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的变化过程中,单纯肝脏病变较少,肝脏累及其他脏腑之病变较多,故临证当谨慎地辨证论治。肝、脾、肾三脏

3、之间在病理上有互为因果关系。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论治中,切莫把肝脏孤立起来研究。  黄老师认为,病毒之邪内侵,邪伏血分,累及肝脏,致使气血失调,正气亏损,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为慢性乙型肝炎之病理特点。其病机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缺陷和免疫调控功能明显异常,是慢性肝炎发病的主要因素[2]。并认为慢性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缺陷和免疫平衡失调,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变化起重要作用[2]。由于慢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反复,缠绵难愈,久病及肾,形成肝肾同病。黄老师崇尚李中梓“乙癸同源

4、,肝肾同治”的观点,以及“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理论,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极重视补益肝肾。亦是当前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已被公认为治疗乙型肝炎的两大关键[3]。依据现代医学对肾本质的研究,充分注意到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实验证明补肾药物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显作用,可提高肝炎患者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4]。我们体会到,临证中以益肾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确有效果,主要针对肾精亏损、肾气不足而呈现的症状,如面色无华,神情萎顿,头昏耳鸣,腰酸膝软,畏寒乏力,足跟痛,阳萎遗精,或带下清稀,面浮足肿,或形寒畏冷,舌质淡胖,苔

5、薄白或薄腻,脉细弦或沉等。常用药物: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仙茅、鹿茸、桑寄生等,以补肾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抑制HBV复制及改善肝功能均有较好的疗效。  总之,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复杂,呈正邪相搏,虚实夹杂,病变的重心在肝、脾、肾三脏,故围绕三脏,正确辨证论治,合理处方用药,对于促进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恢复,将事半而功倍。  2治疗尤重降酶作用  黄老师辨病与辨证结合,在辨证分型的前提下,结合多法联用,主次分明,有明确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降酶效果。常用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补益脾肾、滋养肝肾、酸收降酶等法用以降酶,现

6、介绍如下。  2.1清热凉血解毒法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湿热疫毒入侵,肝阳动风化火,遂成火热伤肝。此法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不降,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者。常用药物:虎杖、紫草、牡丹皮、生地黄、龙胆草、露蜂房、茵陈、黄连、板蓝根、山豆根、淡竹叶、全瓜蒌、蒲公英等。  2.2清热利湿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主要是湿热,即“湿热余邪残留未尽”[5],同时“湿热”和HBV感染紧密相关,而HBV感染则是慢性乙型肝炎产生湿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均有不同程度ALT升高,大都有

7、湿热症状存在,如黄疸、尿黄、胸痞、舌红、苔黄腻等,说明ALT升高与湿热毒邪有关。清利湿热,ALT则可复常,常用药物:大黄、黄芩、虎杖、茵陈、土茯苓、龙胆草、苦参、田基黄、垂盆草、薏苡仁、夏枯草、佩兰、茯苓、泽泻、猪苓等。  2.5酸味降酶法现代医学认为,肝细胞周围pH越高,酶的释放多而且快;pH越低,酶的释放少而且慢[6]。中药中酸性药物可调节酸碱环境,减少肝细胞内酶的渗出,从而起到降酶效果,疗效高且反跳率低,可防止因提高细胞免疫而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7]。常用药物:乌梅、山楂、五味子、木瓜、白芍药、马齿苋、墨旱莲、五倍子、鱼腥草、梨皮、

8、覆盆子、酸枣皮等。  2.6滋养肝肾法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湿热蕴结,肝气郁滞,疏泄失常,进而影响肾水,相火偏旺,导致肝肾阴虚,遂致ALT升高。常用药物: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