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

ID:20160972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_第1页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_第2页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特征解读  一、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结构  处于靖州平察、藕团等地区的苗族多声部民歌,结构多为上下句呼应式的,这一结构很好地体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山歌在体裁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以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为主。在对靖州苗寨的这类山歌进行演唱时,通常先由低音部开始演唱,然后再加进高音声部。上下声部的音域通常在一个八度以内,它的音域比较狭窄,所以旋律以较为平稳的方式进行。调式音多以五声音阶作为骨干音的六声宫调式为主。  二、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和声语言  和声的音程能够对多声部构成予以显示,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也是如此。本文发现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在对各种音程进行运用时,也是把

2、“先不协和然后协和再不协和”作为原则。协和与不协和这两种因素存在于每个乐段的两个声部之中,这导致声部中矛盾性和统一性的存在,促进整个多声织体向前发展。  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和声由以下音程材料组成:  (一)大二度  在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大二度是被运用最多的、民族特色最明显的和声音程。大二度和音中既有弱拍也有强拍;既存在连续进行也存在持续进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实值比较长的平行大二度下滑音经常被用于湖南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之中,这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和声方法。  (二)同度音程  数量很多的同度音程存在于湖南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之中,特别是在歌曲的开始部分特别明显。表现为男、女同度

3、齐唱或者男声、女声八度齐唱,这种唱法力度非常之强。  (三)纯四度、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和音  存在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非常主要的音程材料是纯四度、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和音,运用这些音程时可以非常自由,能够把苗族歌曲所独有的抒情、优美体现出来。  (四)大二度、小七度、大六度和音  在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大二度和小七度和音出现的情况很少,大六度和音极少出现。  总体看来,把声部横向发展结合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和声关系,这种和声关系同旋律和多声结构相比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当然这并非指在苗族多声部民歌之中和声的协调不被重视,与此相反的是,苗族歌手在对多声部民

4、歌进行演唱时,非常重视强调纯四度、纯五度、大二度延留音,这清楚地说明他们十分喜爱、重视、追求特殊和声效果。  三、多声部民歌旋法  对民歌艺术表现力进行体现的基本要素就是旋律。本文对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旋法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如下说明:  (一)级进音程为主,曲调十分优美,感情淳朴。  (二)多以五声音阶作为骨干音的六声宫调式为主,因此旋律十分温和平稳。  (三)旋律线多为下行进行,音调特别悠远顺畅。  四、多声部民歌选择的题材和演唱形式  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涵盖题材十分丰富,歌曲种类非常多样。在进行生产劳动或者是社会生活之时,人们都会运用歌声来沟通感情、表达思想。例如:对宾客进

5、行招待时,苗族同胞通常会演唱酒歌、茶歌、或者饭歌。此类歌曲所具有的规模较为宏大,大多数会是四部合唱,演唱者数目可以高达数十名,声音十分和谐,气势相当宏大,对人们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震撼。讲歌、领歌与和歌是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几种演唱形式。年长而经验丰富的演唱者承担讲歌任务,担任讲歌的人通常会是苗寨的“歌师傅”,大多在低音部。低音区内,讲歌者运用与朗诵相似的曲调进行吟唱,起到提词作用。领歌者多为年轻力壮、声音宽厚响亮的歌手,作为歌队的骨干人员,领歌者起到引起注意、开腔定调作用,通常在中音部。和歌,从字面上看来,就是众人和歌,也叫“帮腔”,通常在高音或者次高音部,是对多声部民歌进

6、行演唱的主体。  五、多声部民歌对于歌词的处理  靖州苗族同胞,在进行日常对话时会使用地道的苗语。但在唱歌的时候,却会使用“酸话”,“酸话”是苗语、侗语、汉语这三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局部方言。它的发音同当地汉语十分类似,但部分语音又与当地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觉得苗歌只有用“酸话”演唱,才更加的顺口、好唱、易学。靖州苗族歌曲所具有的歌词既生动又含蓄,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七言四句通常就是歌词的结构。为了对曲调进行统一,善于歌唱的苗族同胞把大量的衬字和虚词加到每句歌词的开头、中间或者末尾等处。这样能把韵母进行统一,以便能够演唱延声,使乐音更为响亮,产生共鸣,情感能够被充分地抒发出来,增

7、加苗歌的风格色彩。对歌词进行处理时,苗族多声部民歌也独具特色:它不会把歌词按照常规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会把第一和第三句词的末尾一个字放在接下来乐句合唱的第一拍中。  六、多声部民歌的节拍  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多为真声演唱。这受到同声组合与男女分唱的习惯影响。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节拍非常复杂,不但有单拍子、也有复拍子还有混合拍子。  七、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平衡的声部,主从清晰、有先有后,发展的形态十分完善。另外,即兴性也是存在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