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35795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分析崔新征姚瑶(沈阳市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002)【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在治疗前4周内所有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照组U服普罗帕酮,观察组U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8周,均同时接受冠心病的正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相关指标,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
2、别为88.0%、62.0%(P<0.05);治疗后普魯帕酮组LVEF平均下降4.5%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胺碘酮组LVEF下降1%,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0.5年胺碘酮组复发率18.0%,普鲁帕酮组复发率50.0%.两组病例(观察组8例,对照组7例)均有口干、恶心、腹胀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
3、0041-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人数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U老龄化进程,其发病率也逐年递增。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常使病情恶化,预后不良,其病死率明显增加。胺碘酮为m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顽固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者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也是m类药物中唯一无逆频率依赖现象的药物。它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和扩血管作用,并有抗交感神经作用,对心力衰竭吋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有调节作用,其负性肌力作用极弱。近
4、年完成的一些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实验,为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1】,如无禁忌证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但奋关其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报道较少。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所奋患者均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9〜79岁,平均(49.52±3.72)岁。
5、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24±1.63)年;心功能NYHA分级为I级者25例、II级者50例、III级患者25例;其中室性早搏54例、阵发性室速23例、持续室速22例。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排除标准:房室阻滞、心动过缓、严重肝、肺、肾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意识障碍、精神病史、碘过敏、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疗程者。1.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心脏病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及随访0.5年吋均作常规ECG
6、、Holter、X线胸片、心脏彩超及血T3、T4等检査。对照组患者给予U服盐酸普罗帕酮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mg,国药准字H31020492),150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第一周给予胺碘酮200mg,3次/d,第2周给予200mg,2次/d,第3周给予200mg,1次/d,逐渐根据疗效及副作用减量直至停用。1.4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频发室性早搏减少70%以上,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以上,短阵室速减少90%以上,连续心搏15d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频发性早搏减少50%以上,成对室性早搏减少50%
7、以上,短阵室速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改善,其至恶化。总冇效率=(显效+冇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期间如同一患者同吋发生几种不良反应,数据统计吋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il•一次。1.5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0%、62.0%(P<0.05);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