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

ID:20134767

大小:5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0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_第1页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_第2页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_第3页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_第4页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容提要 当前,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把“样板戏”置于40年代以来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置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经验的生成关系中,置于中国戏曲现代化探索的艰难里程中,置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独特图式中,有关“样板戏”的一系列问题或许能得到切实的解答与客观的评判。    作为曾经导引了一个时期文学艺术总体走向的主流审美形态,“样板戏”是“文革”时期一种特殊的政治事象、文化事象与美学事象,包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律动与波折,也含蕴着现代中国在历史前行过程中基于政治与文学、传统与现实、异域与本土等多重复杂关系扭结而成的矛盾与困惑。“样板戏”决不单纯

2、是一个尘封于历史幕褶中的文学个案,而是一个既裹挟着历史暗影,又不断以鲜亮的色彩重现,并持续引起人们审美关注的反思性事象。同样,“样板戏”又是中国传统戏曲在步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单向框囿、直至强悍催生的一个有机环节,在文学经验上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尤其与最切近的“十七年文学”一脉相承。正是“样板戏”如此复杂的内涵洞开了其巨大的意义再生空间,新世纪以来,有关“样板戏”的研究才呈现出繁盛多元的势头。但盘点当下研究态势,不容乐观的是,阔大的理论移植,琐碎的个案挖潜,纠缠于历史因缘的个人自悼意识,以及率性切割文学史逻辑的简单评定,正在或显在或潜在地牵引着“样板戏”研究的主要视

3、向,也在不断模糊、简化着“样板戏”的意义空间与内涵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文学研究的客观尺度。为此,对“样板戏”研究思路的重新审视亟待解决。    一 “样板戏”是40到60年代中国传统戏曲现代化追求的最终成果    中国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是中国民族文化整体现代化的一翼,也是最能彰显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一翼,在民族更生浪潮的强烈推动下,传统戏曲势必要经历民族前行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种种断裂性阵痛,也不能不在特定民族现代性的总体思路下,在20世纪初中叶特定的历史性遇合中,艰难地开启它的现代化之途。  中国传统戏曲现代化历程启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传统戏曲自身发展的必然性诉求。因为20

4、世纪中国社会本质属性的改变历史地规定了传统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属性与特征。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堪称戏曲改良的宣言书,“这里所说的小说自然是包含了戏曲的。”陈独秀更是义愤填膺地直陈传统戏曲应与现代社会同步的必然性,“神仙鬼怪,富贵荣华,我们中国人这些下贱性质,那样不是受了戏曲的教训深信不疑呢?”可见,在当时新文化运动中,“时装戏”是与白话文运动一样肩负了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历史使命。其次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构的体制性要求。30年代国难的勃兴使阶级意识的萌发、阶级阵营的兴起,包括区域政治体制的建构成为可能,也使建立在民族自救基础上的新民族国家的想象图式得以确立,这些内在与外在

5、的原因历史地规定了传统戏曲表现现代政治生活的属性与特征。“文艺座谈会”之后遍布延安大街小巷的“斗争秧歌”,连同新改编的新歌剧、新平剧就是无产阶级政权在区域体制中对新的大众化艺术范型的尝试与畅想。1944年,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之后热情洋溢地为杨绍萱、齐燕铭写信,称“你们的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随着人民战争的胜利与民族政权的牢固确立,延安时期的旧戏改革经验自然由战时的新文化想象转为民族新文化建构的重要环节,也顺势引发了50到60年代“戏剧改革”与“现代戏革命”的热潮。从1950年全国戏曲会议的召开到1951年周恩来签发的“五五

6、指示”,从戏改大讨论到1958年“现代剧目为纲”方针的提出,一直到1964年“京剧革命”大幕的掀开,可以看到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走势之所以不能回避对政治的负重,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历史的自然选择与深重的民族自觉的基础上。三是民族审美传统的内向型诉求,因为阶级政体中核心力量的审美因缘历史地规定了传统戏曲在无产阶级革命艺术范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在维系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写意性地表现现代政治生活的属性与特征。就主流政治所追求的文化革新而言,延安时期以戏曲改编为先导,建国之后以“推陈出新”为旗帜,60年代又以现代京剧为“样板”。可见,正是戏曲的底层性质、民间传统与夸饰写意的审美效应,

7、使它自然与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某种精神血亲关系,也使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追求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戏曲自身的革新渴望,而更多是重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性需求。  传统戏曲现代化模式的探寻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政治的实践性思维引导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每一次敦促既是在不断拓开传统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空间,又是在不断凸显与强化着戏曲转型的国家意识与独语化原则。这种矛盾以有组织的理论探讨与逻辑性极强的艺术实践体现出来,最终以权威意识形态的直接介入弥合了戏曲传统与现代政治生活的美学壕堑,并以国家性的戏曲现代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