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ID:20129359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_第1页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_第2页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_第3页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的中医症候特点,采取辨证施治,并对方药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07年10月-2009年11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针对其中医症候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汤内服进行治疗,连续服用50天,观察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0天的中药治疗,12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显效,显效比例为60%,40例患者有效,有效比例为33.3%,8例患者无效,无效比例为6.7%,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3.3%(总有效率为显效比例与有效比例的和)。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表征,采用合适的中药汤内服,降压效果明显,降压速

2、度快,且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症候;特点;方药;中药汤  []R544.1[]A[]1005-0515(2011)-11-108-01    目前,专家学者尚未确定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其临床表征主要为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升高。动脉血压升高不仅对动脉产生损伤还会对心、脑、肾等脏器造成损害[1]。多种疾病都能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高血压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如糖尿病、冠心病等[2]。临床上将高血压疾病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性高血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另一种为继发性高血压,又可称为症状性高血压[3]。在中医理论中将其

3、归为“眩晕”、“头痛”、“肝阳上亢”等病症[1]。按照中医症候特点可以将其分为4类,主要的病理机制为脾肾受损,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肝郁气滞,血脉瘀滞;肝阳暴涨,上扰清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4]。本文中选取从2007年10月-2009年11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针对其中医症候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汤剂内服进行治疗,连续服用50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07年10月-2009年11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

4、在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10.3)岁。其中有22例患者年龄在35-50岁之间,66例患者年龄在51-60岁之间,28例患者年龄子在6l-70岁之间,4例患者年龄在7l岁以上。主要临床表征为头晕、血压升高。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不低于160mmHg,舒张压不低于95mmHg为高血压)。  1.2方法按照中医症候特点可以将其分为4类,针对患者不同的中医症候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汤内服进行治疗。连续服用50天,观察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1.2.1治疗肝阳上亢的患者患者主要的中医症候为面红目

5、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烦躁易怒,便秘尿赤,脉弦有力。治疗措施为平肝潜阳。采用的方药为钩藤天麻汤加减。主要成分为天麻20g,蔓荆子20g,半夏12g,20g,玄参10g,首乌藤20g,茯神30g,石决明30g,龙胆草10g,怀牛膝15g。  1.2.2治疗阴虚阳亢的患者患者主要的中医症候为腰膝酸软,舌红苔薄白,五心烦热,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脉弦细而数。治疗措施为育阴潜阳。采用的方药为地黄杞菊汤加减。主要成分为枸杞子20g,熟地30g,菊花l5g,桑寄生30g,牡蛎30g,山萸肉10g,泽泻30g,肉皮6g,牛膝20g,龟甲15g。  1.2

6、.3治疗阴阳两虚的患者患者主要的中医症候为心悸气急,腿软无力,失眠多梦,舌淡红苔白,耳鸣腰酸,脉弦细。治疗措施为育阴助阳。采用的方药为二仙汤加减。主要成分为仙茅15g,五味子15g,仙灵脾15g,酸枣仁20g,当归15g,夜交藤30g,黄柏10g,杜仲20g,知母10g。  1.2.4治疗痰湿壅盛的患者患者主要的中医症候为头重痰多,食少想吐,肢体麻木,舌胖苔白腻,心烦胸闷,脉滑。治疗措施为化湿祛痰。采用的方药为天麻半夏白术汤加减。主要成分为甘草3g,菖蒲10g,橘络10g,川贝母10g,白术20g,钩藤20g,陈皮l0g,天麻10g,半夏l2

7、g,茯苓20g,菊花10g,黄芪10g,白僵蚕10g。  1.3评定标准显效为表征消失,血压值正常;有效为表征减轻,血压有所下降;无效为表征与血压均未改善。  1.4数据处理所得数据采用(x±S)表示,并进行X2检验。  2结果12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显效,显效比例为60%,20例患者有效,有效比例为33.3%,4例患者无效,无效比例为6.7%,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3.3%。详见表1。  表1患者治疗效果  3讨论1)高血压的病情较复杂,因此,在中医治疗中降压的同时还需要调节阴阳[5]。先将患者进行分类,找出导致高血压的起因,然后在选择适合

8、的方药,并根据情况进行加减。本文中根据患者的症候特点施以不同的方药,取得了良好的降压效果。12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显效,显效比例为60%,20例患者有效,有效比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