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17249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黄春艳孙磊(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摘要】恶性心律失常一般指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室性心律失常,可以造成猝死,严重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终止这类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虽然现在己经有很多非药物的治疗方法,但药物在急诊处理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心律失常恶性药物【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42-01近年来有关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观点有很大进展。1.急诊处理原则1.1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如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为心律失常的原因
2、,虽然治疗顺序上可能不在首位,但应强调原发病的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室颤,伴有严重心力袞竭的室速,随着心肌再灌注的建立和心功能的好转,心律失常也能够得到控制。某些诱因也可直接导致心律失常,如低血钾或抗心律失常药物造成的扭转性室速等,应该给予纠正。1.2终止心律失常:有时原发病不能很快得到诊断或处理,有些心律失常木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此时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要和立即的任务。1.3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根据国际上通用的
3、方法,为了更好地评价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将治疗措施分类如下:
4、类:非常好,有明确的证据证实安全有效,明确推荐采用。Ila类:可接受,安全,有用,有好至很好的证据支持应用。lib类:可接受,有用,有一般至好的证据支持使用。未确定类:处于初步研宄阶段,现有证据不足以进行分类,0前无益无害,有希望但需进一步证实,不推荐使用。III类:不可接受,无益,可能有害。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定义为:频率超过安静时的窦性上限频率(120次/分),QRS宽度超过120ms,不伴有意识障碍及组织低灌注的症状及体征。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根据病
5、史、12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等进行判断。若肯定为室速,利多卡因里可应用,但位置放在胺碘酮、普鲁卡因胺或索他洛尔之后。如肯定为室上速并差异性传导,可用腺苷。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胺仅可用于室上速。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吋只可使用胺碘酮。应警惕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相继应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易出现副作用,尤其是当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尖端扭转室速时。应用药物种类•一般不超过•-种,当一种抗心率失常药经过适宜剂量不能终止心律失常,应考虑电转复。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
6、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IIa)、索他洛尔(IIa)、胺碘酮(IIb)。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治疗室速疗效不如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冇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可以使用电转复。在2004年公布的ACC/AHA急性心肌梗死指南中,把胺碘酮列为血流动力学稳定室速的I类适应症,同时取消了利多卡因在持续室速中的应用。并特别把用利多卡因等药物预防性应用于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速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列为III类适应症。3.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
7、力学稳定者应进一步鉴别有否QT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所致尖端扭转性室速是多形室速的一种特殊类型,可自行终止但反复发作。易转变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应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亦可采用下列措施: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临吋起搏(超速起搏)(未确定类)。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在除外缺血综合征后可作为临吋起搏应用前的临吋措施。B受体阻滞剂(未确定类)在应用临吋起搏后,可作为辅助措施。利多卡因(未确定类)。不伴QT延长的室速先行病因治疗,如伴缺血者使用p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其它情况的室速治疗可应用
8、:静脉胺碘酮(lib类)、利多卡因(lib类)、普鲁卡因胺(lib类)、静脉索他洛尔(lib类)、B阻滞剂(未确定类)。5.室颤/无脉搏的室速首先按心肺复苏的原则进行3次除颤,不能转复或无法维持稳定灌注节律者,通过应用呼吸辅助设施如气管插管等改善通气,应用肾上腺素、加压素等措施后,再行除颤1次,仍未成功,可用抗心律失常药改善电除颤效果,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和镁剂也可使用。参考文献[1]朱俊.中国抗心律失常药物砬用现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05).[2】徐延敏,张承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现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
9、志,2008,(02).[3】汪强.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08,(11).[4】张存泰.如何安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