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ID:20113114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9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针对电子政务公众参与行为的特点,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理性行为模型以及信任理论构造出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对概念模型中的潜在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构建其观察变量,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对调查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参与;TAM;TRA;信任  随着计算机X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Gartner[1]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利用互联X和信息通讯技术来改善其对内和对外的关系,从而实现政府服务的优化和连贯性,增加公众的参与程度

2、,达到改善治理的目的。因而,电子政务得到公众的普遍采纳和真正使用是实现其预期价值的前提。如果电子政务建成后并没有公众访问、使用,则无法发挥其作用,无法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目标。电子政务的公众参与是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评价和认可,是电子政务能否提供高质服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的关键所在。  1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构建  1.1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1.1.1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  对于信息技术的用户接受方面,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理性行为理论[2](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是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的,是研究人类行为最有影

3、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一个人执行某项行为是由他的行为意向决定的,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所要执行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的。FredDavis结合社会心理学,修正了理性行为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3](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试图以此解释影响用户接受或拒绝一项新技术的原因。技术接受模型提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信息系统使用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外部因素间接起作用,影响使用态度、使用意图,并最终影响使用行为。  1.1.2信任理论  近几年国外也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电子政务的信任问题,Colesca和Dobriea认为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直接影响其使用

4、意向[4]。Thompson等的研究表明公众对技术和对政府的信任会影响电子政务信任,从而影响公众的最终采纳[5]。根据他们的观点,信任是影响公众查询信息和共享个人信息等行为意向的决定因素。从电子政务公众参与过程来看,公众必须首先有参与电子政务的意向,即公众愿意通过X络渠道从政府接受和提供信息。因此,信任因素在电子政务公众参与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2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  根据公众参与电子政务活动行为特征,结合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以及信任理论,提出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  公众参与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是一种方式和观念的接受和

5、采纳,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积极性。TaylorTodd(1995a)的研究显示感知易用性及感知有用性可解释态度的73%的变量[6]。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强调公众作为使用者的重要性,因此公众对电子政务是否方便、好用的感受,以及公众对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否有价值、对自己有用的感知直接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公众参与。  同时,公众对于电子政务的使用意愿会受到信任感知的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则受到公众对互联X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的共同影响[7-8]。人们相信电子政务具有巨大的潜力来改善政府运营方式,但是它们担心通过X络与政府互动的过程中,信息被滥用不

6、再有个人隐私。因此,是否能通过可靠、可信的、信息对称的X络沟通环境准确地获取信息和安全地完成在线事务处理,直接影响着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态度。  另外,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其他人的影响。Davis在TAM2模式里亦认为主观规范会显著影响个体对信息科技的使用意愿[9]。而公众通过X络进行政治参与也受到社会环境、群体认知等的影响。  根据上述的分析对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中的6个潜在变量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化定义。  (1)易用性感知:是指公众对电子政务是否方便、好用的感受。从参与渠道、获取服务便利程度、操作简便3个方面进行测度。  (2)有用性感知:公众对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否有价

7、值,对自己有用的感知。从电子政务平台的信  〔摘要〕针对电子政务公众参与行为的特点,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理性行为模型以及信任理论构造出电子政务公众参与模型。对概念模型中的潜在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构建其观察变量,并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对调查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电子政务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参与;TAM;TRA;信任  随着计算机X络技术和现代通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