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浇灌 育曲为直

精心浇灌 育曲为直

ID:2010786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精心浇灌 育曲为直_第1页
精心浇灌 育曲为直_第2页
精心浇灌 育曲为直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心浇灌 育曲为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心浇灌育曲为直作为一个教育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既会面对部分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也会面对一些成线差表现差的学生,前者就像笔直粗壮的树木,几年后就能成材,后者犹如弯曲纤细的小树,不扶直不增加养料就会枯槁。然而,面对前者大部分的教师会关爱有加而,对后者特别是在多次说教未风成效后往往会厌烦、鄙视,甚至放弃他们。尽管这类学生是少数,但必须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否则既有碍他们自身的健全成长,又会影响到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活动,甚至会危及到社会安定。因此党校德育工作既要注意工作的细致性,更要注意工作的策略性,我

2、校在转化这类学生工作中,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改变称谓,融入爱心,从心理上接纳他们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  面对那些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许多人习惯称他们为“差生”,“双差生”,使这些同学平日里在人前抬不起头,一旦遇到老师的讽刺挖苦,同学的孤立、嘲笑,则会使他们本来自卑的心理更加自卑,甚至“破

3、罐子破摔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样极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年龄不大又不小,既懂事又不全懂,特别是正进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理活动极不稳定,行动上极易出“问题”,故称他们为“问题学生”较合适。  而原先的“差生”或“双差生”称谓就好像一堵墙,阻隔着心与心的沟通,改变称谓,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面对一个“问题学生”,你可以明确地告之其思想或行为已出现了“问题”如不爱学习,捣乱课堂纪律等,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了病,有了病就要找医生治疗,现在老师就是

4、医生,你就是病人,只要听医生的话,吃药打针配合治疗病就会好,医好“问题”还是个受欢迎的学生。这种不歧视,不冷淡他们,反而接纳、爱护他们,关心、帮助他们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心理的转化,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二、找出“问题”,查明“病”因,思想上帮助他们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和热情。但由于初中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也许一些人行为上已出现偏差但还不知晓,这时如果及时指出问题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就能避免事态扩大,起到警醒作用,因而,面对每一个

5、“问题学生”必须查明各自“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更好地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心理。  我校每学期开学之初和期中考试之后,都会由政教处组织召开两“问题”学习班。各班班主任根据学生表现,经过全班同学的评选,选出1~2名“问题学生”,参加学习班学习。政教处首先帮助他们分析,什么是“问题学生”?自己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学生”?成为“问题学生”又有什么不好?然后让每个“问题学生”仔细查找,自己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今后怎么做?最后要求“问题学生”把在学习班受到教育

6、的感受,想法写下来交至政教处,这份材料作为以后对其进行个别教育的依据。三、制订措施,“德治”“法治”,从行动上约束他们  尽管“问题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老师的劝告,他人的帮助都有趋向接受的内在倾向,但由于其自身心理上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加上外界因素的诱惑,不能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使自己的行为难免出现反复,甚至多次反复。因此必须制订相应的措施,从思想上行动上约束他们,“德治”、“法治”双管齐下,最终达到预期目的。  首先,将“问题学生”备案。政教处设计一分表格,如图:班级姓名违纪纪录1234

7、  对每个“问题学生”作好必要的记录,再根据“问题学生”自己所写的感受,政教处经常听其言,观其行,尽量寻找“闪光点”一有进步及时鼓励,改正“问题”不再反复,就可以撤卡,若有违纪现象,作好记录并及时说理教育,连续三次违纪,就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其次,对“问题学生“实行不对称处罚。若“问题学生”与非“问题学生”发生矛盾并反映到政教处,两者所犯错误一样,对后者可能教育一下就无事,对前者也许会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让其知道作为“问题学生”更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最后,“问题学

8、生”必须经常到政教处汇报思想,谈认识、谈表现,并组织本班同学进行核实、监督,一直到大家认为其表现较好可以撤卡为止。如果一个“问题学生”不思悔改,连续三次进学习班,政教处对其将通报全校进行批评,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当然,转化“问题学生”仅靠学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不需要家庭的关心,社会的关注,因为家庭成员的劣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社会的不当舆论导向或某些不正之风,都可能引起学生的不良行为,或使“问题学生”出现反复。因而转化问题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才能奏效。  虽然转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